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據傳松贊干布時興起,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佛的神圣世界,顏料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這些天然原料保證唐卡色澤鮮艷,璀璨奪目,歷經數(shù)百年仍艷麗明亮,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珍品。
唐卡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題材包羅萬象,有宗教畫、傳記畫、歷史畫、反映生活習俗的風俗畫,也有反映天文歷算和藏醫(yī)藏藥、人體解剖圖的科學畫等,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識性、宗教性、工藝性等特點,被稱為藏族“百科全書”。唐卡歷史悠久,公元7世紀即有文字記載,至今1300多年。唐卡在地域上形成四大主流畫派:衛(wèi)藏地區(qū)的勉唐畫派,康巴地區(qū)的噶瑪噶孜畫派,安多地區(qū)的熱貢畫派,日喀則地區(qū)的青直畫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