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監(jiān)管
建立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下列信息應當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用于識別社會信用主體的基礎信息;刑事處罰、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zhí)行等反映社會信用主體信用狀況的信息;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行政征收、行政給付等反映社會信用主體信用狀況的信息;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信息;受到表彰獎勵以及參加社會公益、志愿服務等的信息;法律、法規(guī)以及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應當納入目錄管理的其他信息。
——摘自《廈門經濟特區(qū)社會信用條例》
廈門市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由市領導任組長的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近年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員單位不斷擴圍,目前已由最開始的43家增加到79家,基本覆蓋全市所有機關事業(yè)單位和水、電、氣等公共服務單位。
目前,廈門市建立了全市統(tǒng)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由市信息中心(市信用服務中心)負責運行管理。形成極具廈門特色的“一張表、一支撐、一保障、三網、兩庫、市區(qū)兩級”的格局。
“一張表”,即制定統(tǒng)一數據標準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工商企業(yè)一張網”與信用信息數據標準格式的統(tǒng)一。“一支撐”,即構架一個支撐多部門數據交換共享的協同工作系統(tǒng),實現公安、人社、民政、海關、稅務等多部門數據共享與工作協同;“一保障”,即創(chuàng)新應用公安部實名認證的安全系統(tǒng),實現“實人+實名+實證”,為信用信息查詢、信息安全提供保障;“三網”,即建立面向政務內網、政務外網的信用信息共享協同平臺及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平臺、面向互聯網的信用中國(福建廈門)網站,網站訪問量超過2501萬次,網站為社會公眾提供近1666萬次信用信息查詢;“兩庫”,即建成法人信用信息庫和自然人信用信息庫,目前歸集1.3億條信用信息數據,覆蓋全市所有企業(yè)和自然人基本信息,同時,實現與國家、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市區(qū)兩級”,即實現市級信用平臺和六個行政區(qū)區(qū)級平臺的全覆蓋,并實現市區(qū)兩級平臺的互聯互通。
廈門市還率先實施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轉碼賦碼率達到100%,對全市50萬戶企業(yè)建立了信用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