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rtthaphorn 來自泰國。在廈門,她不僅遇見了真愛,成了一名廈門媳婦,還開起了自己的小店
臺海網(wǎng)9月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文 陸軍航/圖)“傳說以前有對叫牛郎織女的愛人,每年都會沖破重重阻礙,在喜鵲搭橋的日子里相見。”來自泰國的Nartthaphorn,從2006年來廈門到現(xiàn)在已然過去了11年,她對中國的七夕故事非常了解。在廈門,她不僅有了屬于自己的心愛小店,還找到了真愛,成為了一名地道的廈門媳婦。
在廈遇見真愛,成了一名廈門媳婦
2006年,Nartthaphorn從泰國一所大學的本科畢業(yè)后,申請考取了廈門大學應用語言學的碩士,懷抱著對中國的好奇來到了廈門。
初到廈門,Nartthaphorn并不覺得孤單,這座城市的人熱情而友好,就算語言剛開始并不那么流暢,但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身邊的人都會用行動表示對她的關照。性格爽朗的她,朋友涵蓋各個國家,常常和朋友們一起制作和品嘗美食、旅行。“我很喜歡廈門這個文化豐饒又包容的城市,只要掛上笑容,這里的人們就會以暖心的舉動回禮。”Nartthaphorn說。
在廈門學習期間,有一位泰國華僑組織了一場下午茶會,在那里她遇見了曾旅居泰國多年的廈門人賴先生,當時兩人都沒想到對方會成為自己將來的終身伴侶。“那個茶會上,他一直都在玩蘋果手機!我當時還在想,他也玩得太專注了吧。”Nart-thaphorn回憶,認識的第二天正巧是她的生日,賴先生雖然在第一次見面時沒對她表示出特別的關注,卻默默記住了她的生日,在當天送給她一份生日禮物——一部iPod。
Nartthaphorn稱他們的感情很有趣,剛開始覺得兩個人的性格差異比較大,最終卻變成了“人生的互補”。“和一個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結(jié)婚,適應不同的文化和語言需要更多的勇氣,但是在廈門,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安心。”2013年,兩人在廈門登記結(jié)婚,拿到了心心念念的“紅本本”。
一句無心感嘆,老公為她開起小店
賴先生是一名品牌策劃師,在為別人操盤了許多品牌之后,一直在考慮可以有一個私人的品牌呈現(xiàn)。“我在廈門什么都很習慣,但是難免懷念泰國,有時候特別想喝一杯地道的泰式奶茶,可惜找不到。”Nartthaphorn沒想到,只是自己無心的一句感嘆,會讓老公那么認真地考慮起開一家咖啡廳。
賴先生找到了沉浸在咖啡世界多年的好友,邀請他來廈門開起了“泰渡”咖啡,在那里你可以喝到專業(yè)的咖啡、地道的泰式奶茶或是沁人心脾的泰式特調(diào)。“我希望在廈門,她也能有家的感覺。”這樣的一家店,飽含著一份廈門小伙子對妻子的脈脈溫情。
Nartthaphorn說,她喜歡廈門美食,特別是海蠣煎。“第一次吃海蠣煎就上癮了,大顆肥美的海蠣加上地瓜粉或者雞蛋,滋滋一煎,配上小白菜,淋上番茄醬,吃起來香嫩爽口。”而她最喜歡的廈門地標是廈門大學。在她眼里,校門口的白城海灘,旁邊的五老峰,讓廈門大學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