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毒人員敞開心扉,述說自己沉淪掙扎的心路歷程
臺海網(wǎng)6月27日訊 (海峽導(dǎo)報記者 范希平/文 沈威/圖通訊員 汪志遠(yuǎn) 王煜鑫 肖成良)戒毒人員小郭說,世上的確存在著“惡魔”,毒品就是“惡魔的化身”,吸毒者被“惡魔”剝奪的,絕不僅僅是金錢和健康,還要付出諸多慘重代價:靈魂淪喪,家庭破裂,親人離棄,喪失自由的快樂直至生命消逝。
今年6月26日是第30個國際禁毒日。在廈門市司法強(qiáng)制隔離戒毒所里,戒毒人員敞開心扉,述說自己沉淪掙扎的心路歷程,希望傳遞“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正能量。
講述
父親賣制毒原料蹲牢房 兒子吸毒進(jìn)戒毒所
小黃來自泉州,他的父親老黃早年因做違法生意被判刑,家里一貧如洗,還欠下一屁股債。之后,一家人遷到東莞投靠親戚。
小黃說,一次一個老鄉(xiāng)問他父母,能不能到臺灣收購一種藥品?父親正好有一個臺灣朋友,說是可以收購。老鄉(xiāng)約小黃父母到廈門見面,當(dāng)天雙方談妥價錢,對方當(dāng)場拿出30萬元現(xiàn)金作為定金。父親當(dāng)時是拼了命地干,一個月收了幾千瓶,將貨寄到了收貨地點昆明的廠家。
一次父親到廠家考察,偶然發(fā)現(xiàn)這些藥是用來提煉麻黃堿的,麻黃堿可是制毒原料,難怪利潤這么高!父親心里害怕,想收手不干。但這些貨的利潤太誘人,父親也缺乏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他還是繼續(xù)干了下去。之后父親還清了債務(wù),在廈門買房買車。
當(dāng)時,小黃正在廈門讀中專。父親給了小黃一張五六萬元的卡,讓他需要錢就自己取。有了錢,小黃天天帶同學(xué)到酒吧消費。一次喝多了,一個叫小葉的女孩帶著小黃吸了毒,小黃從此上癮,一個月五六萬元還不夠花。
吸毒后,小黃很快就輟學(xué)了,不知情的父母投資300萬元,要小黃跟著舅舅做生意,但小黃一心想著在廈門與小葉吸毒、同居,無心經(jīng)營。
2015年父親犯走私制毒物品罪,被判刑兩年。小黃也因在小葉的家中吸毒被拘留15天,而到這時,母親才知道小黃吸毒。小黃被放出來后繼續(xù)吸毒,母親無奈報警,把小黃送去強(qiáng)制隔離戒毒。
小黃說:“我們父子倆,一個在看守所,一個在戒毒所,真的是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小黃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世人,善惡有報,害人最終害己,吸販毒的人應(yīng)盡早收手,否則不但害己,還會害子孫。
兒子吸毒盜竊服刑 老母得知當(dāng)場氣絕
熊兵(化名)出生在西南一個偏僻山寨,1995年,22歲的熊兵帶著100元錢來到廈門闖蕩。熊兵打的第一份工是貼瓷磚,每天工資15元。他勤快能干,很快得到老板信任。工地缺人,老板讓他回老家?guī)оl(xiāng)親到廈門做工。老鄉(xiāng)都愿意跟他出來干,最多時他從老家?guī)Я?0多人出來。熊兵威望漸漸高了,開始承包一些零星小工程,腰包很快鼓起來,老家的妻子和父母也被先后接到廈門一起生活,妻子很快生了一個兒子。
2002年,熊兵在廈門買車買房,時常出入賭場、發(fā)廊、夜店,一些吸毒的人也盯上了熊兵的腰包。熊兵很快中計染毒,妻子苦勸無效,老母親甚至跪在他的床前求他別吸:“再這樣下去,我真怕是要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啊!”可他仍執(zhí)迷不悟。
自從吸毒后,熊兵的命運發(fā)生逆轉(zhuǎn),錢吸沒了,就賤賣了小車,還瞞著妻子轉(zhuǎn)讓往返老家的客運大巴車的股份,變成毒資。家里拿不出錢吸毒,朋友那里也借不到錢,他就和“毒友”一同去偷,撬門入室、竹竿“釣魚”……千方百計弄錢買毒品,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三次因盜竊罪被判刑。
熊兵吸毒,子女受到很大的影響,小時候活潑開朗的兒子,變得郁郁寡歡、不愛說話。兒子讀大學(xué),從來不給熊兵寫信、打電話。
而最受傷的是老母親,母親日夜操心,勸告無效,無奈回到老家。熊兵前兩次蹲監(jiān)獄都想方設(shè)法瞞過了母親,第三次盜竊被抓,母親不知從哪里得到了消息,打電話詢問熊兵的媳婦,媳婦只好實情相告。話未說完,熊兵的母親就倒在了電話機(jī)旁,再也沒有醒過來。母親的去世,對于熊兵來說是天大的噩耗,熊兵深深感到愧對父母妻兒,愧對社會。
熊兵來到廈門強(qiáng)制隔離戒毒所六大隊以后,經(jīng)過耐心開導(dǎo),已真誠悔過,主動參加毒癮“互戒小組”活動,痛下決心戒除毒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