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奮戰(zhàn)12天 記錄災(zāi)后希望
臺海網(wǎng)11月8日訊 (導(dǎo)報記者 呂寒偉)那天凌晨5點多,在操心了20多個小時后,我疲倦地閉上眼。
天知道我經(jīng)歷了什么。全城大堵車、超市菜沒了、謠言滿天飛,我一邊記錄,一邊核實,一邊寫稿。夜里,窗戶進水、陽臺進水。
廈門的氣質(zhì),不是65萬株倒樹可以改變。那天下午,我徒步四個小時,采訪四個小時,欣喜地看到了希望——打球的女孩、看書的男孩、運動的哥倆、打牌的老人,他們的臉上平靜如常。
街上沒有了車聲,卻有了感動的聲音。清潔工的掃把摩擦地面,救援的部隊官兵拿起油鋸鋸樹,街坊鄰居喊著“1、2、3”扶樹。
單位辦公室被淹,電腦斷電、斷網(wǎng),一股臭水味。挪了桌子,換了電腦,稿件刷刷刷出現(xiàn),內(nèi)心滿滿感動。感動無處不在,我見到了臺風(fēng)夜在杏林大橋上爬行的交警,見到了優(yōu)雅的最老志愿者,坐在翔安的路邊和工人一起吃飯……
9月27日,《如果風(fēng)再來——“莫蘭蒂”思考》8個版出爐,是我和同事們連續(xù)12天戰(zhàn)斗的結(jié)晶。記錄真實、理性反思,我們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