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毫米,去年的全市平均降雨量定格在這個數字,這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3%,比起常年同期,也少了20%。這樣低的降水量與常年相比,屬于顯著偏少。
這樣少的降雨量,也導致了全市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據市防汛抗旱指揮中心1月15日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市25座?。ㄒ唬┬鸵陨纤畮煨钏?796萬立方米,比起去年同期和多年同期分別減少24%和20%,只占了汛線水位相應庫容的42%,已經不足一半,并有部分?。ǘ┬退畮斐霈F(xiàn)了干涸。
廈門境內的主要飲用水源地蓄水量情況也不容樂觀,其中汀溪、溪東、石兜、坂頭、古宅等水庫蓄水量3576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和多年同期分別減少32%和24%。
這么少的水,若接下來仍無有效降水,根據汀溪水庫群和石兜水庫群現(xiàn)有日放水量測算,接下來幾個月的原水供應會陸續(xù)告急,同安區(qū)和翔安區(qū)用水將會更加緊張。
抗旱 控水、鑿井,建應急水源
針對廈門市境內主要飲用水源地——汀溪、溪東、古宅等水庫蓄水量偏少,可能出現(xiàn)用水緊張局面,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經于去年就加強指導水庫制定科學供水調度方案,將主要水庫放水量下調。
同時,深水機井的開挖可以緩解農業(yè)旱情。導報記者了解到,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島外四區(qū)開挖300口深水大井,并陸續(xù)于同安區(qū)和翔安區(qū)再增挖130口深水機井。截至1月12日,已經完工151口,并有103口正在建設中,其余水井仍在陸續(xù)選點安排開工。這些已完工的水井,也緩解了農業(yè)生產中的旱情。
除了控水和鑿井外,廈門市目前也已經進行應急水源配套工程的建設工作,為集美的天馬水廠、翔安的舫山水廠增加供水,最快將于這個月月底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