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荷蘭人來閩幫亡夫?qū)じ?BR>
  回閩尋根的Angeline女士其實是地道的荷蘭人,不過,她的丈夫胡尊仲是閩浙“末代總督”的后代。
當時,Angeline女士給陳有理寫信說,其丈夫胡尊仲的曾祖父是清朝福建省最后一任總督。1910年左右,總督預感清政府即將垮臺,就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及第三個兒子夫婦倆送往新加坡。
Angeline女士一直向往能到中國尋找已故丈夫在大陸的故鄉(xiāng)和家族的歷史。她說,其丈夫就是總督第三個兒子的后代??偠降谌齻€兒子名叫OeiSiongShan,如今,其后代都生活在印尼和荷蘭,他們與國內(nèi)親人徹底失去了聯(lián)系。到了胡尊仲這一代,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福建哪里,只聽父輩描述過曾祖父住處周圍的大致環(huán)境,如“豪華住所,附近有一所大學,還有圖書館,住所的后院有山有水,非常涼爽,是避暑的好地方?!?
就憑著這些線索,陳有理展開了“尋根之旅”。她通過查閱史料及咨詢專家發(fā)現(xiàn),清朝最后一任閩浙總督是松壽,滿洲正白旗人。辛亥革命爆發(fā)之后,閩軍攻打福州城,令松壽的駐防營軍繳械,松壽死不同意,于是雙方展開了決戰(zhàn),松壽最終大敗,在福州街頭飲金殉職。
一本書把尋根的線索牽到廈門
Angeline女士說,丈夫胡尊仲非常期待能來到中國尋根,他曾經(jīng)多次給福州有關(guān)部門去信,表達了尋根的愿望,但他發(fā)出的信件最后都沒有回音。
胡尊仲于2006年4月在荷蘭病逝,他去世之前特別交待妻子,無論如何一定要回中國尋根。機緣巧合,有一年圣誕節(jié),Angeline女士在荷蘭一家書店買到了《RetourAmoy》(《重返廈門》)一書,該書描述了陳有理的父母親從印尼千辛萬苦回到廈門定居的故事,書本封面有陳有理母親陳安尼的照片。這本書是由荷蘭學者包樂史教授撰寫的。
看到這本書后,Ange-line女士萌生了通過包樂史繼續(xù)完成老祖宗與丈夫回中國尋根的想法,她的這一愿望,通過包樂史教授傳給了陳安尼女士,陳安尼又將信件交給女兒陳有理。根據(jù)Angeline女士的描述,在廈門思明區(qū)僑聯(lián)、濱海街道僑聯(lián)支持下,陳有理多方走訪查證,經(jīng)過她落實后,Angeline和女兒Louise來到了廈門。隨后,陳有理陪同她們前往福州尋根。
荷蘭遺孀祭拜祖宗告慰先夫
在陳有理和相關(guān)專家的幫助下,Angeline女士一行人找到了位于福州于山的福州師范教育學院內(nèi)的當年閩浙總督的官邸,并觀看了Angeline女士所稱丈夫祖先曾經(jīng)居住生活的那一間“宮殿”,里邊還保留有1709年的鰲峰書院,即An-geline女士向陳有理描述的“圖書館”。
所有這些參觀,令An-geline女士一行人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