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通訊員 方成強 文/圖)元元媽媽是一位書法老師,作為老廈門家庭,在決定送元元去托育園這件事上,全家達成了高度共識。
“我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小班前,需要有個過渡階段,提前適應團體生活,去接觸新的、不認識的小朋友。”元元媽媽說道。老人家也十分開明,深知直接送孩子去公立幼兒園可能會不習慣,所以非常支持托育這一決定。這種家庭觀念的統(tǒng)一,為元元的托育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選擇托育園,距離是首要考量因素。元元媽媽選的這家托育園就在她家隔壁小區(qū),走路僅需5分鐘。這樣的距離,讓日常接送變得輕松便捷。每天元元媽媽送元元入園,爺爺、奶奶則負責接回家,一家人分工明確,其樂融融。
除了距離,蒙氏教育也是吸引元元媽媽的重要因素。“蒙氏教育不錯,這是我選擇這里的關鍵原因之一。”元元媽媽肯定地說。
5個月的托育時光,讓元元收獲了成長的喜悅。元元媽媽欣喜地分享道:“在托育園,元元學到了很多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以前他不會自己吃飯,現(xiàn)在能獨立進食;以前穿衣服、穿鞋都要幫忙,現(xiàn)在都能自己完成;還會把東西收拾歸位,這些好習慣都是在托育園養(yǎng)成的。”老師們的細致照顧,也讓元元媽媽十分放心。她能感受到孩子在園里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元元媽媽深耕教育領域,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她見過不少五六歲孩子性格迥異,深知家庭與原生環(huán)境對孩子影響深遠。“老師與親戚都夸元元情緒穩(wěn)定。這既得益于爸爸和爺爺穩(wěn)定的情緒示范,也離不開托育園教育的助力。”元元媽媽說,元元遇到事情,知道哭沒用,會先自己想辦法解決。
對于孩子的未來,元元媽媽滿懷期待:“希望元元在成長過程中開朗樂觀,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喜歡自己,做真實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