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1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余健平)穿上漢服拍碩士畢業(yè)照,在港姐競選現(xiàn)場表演舞劍,身著旗袍亮相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總帶著滿滿“國風”元素現(xiàn)身的港姐吳芷靖,是土生土長的廈門姑娘,在海外求學多年,最愛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她自稱是“一個超有中國文化自信的人”。
港姐競選獲第四名佳績,吳芷靖目前已有點“小紅”。近日,吳芷靖以“港姐”身份受邀回廈門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活動,接受了導報記者的專訪,不僅透露了競選港姐的私心,也大膽吐露“想紅”的野心。
新晉“港姐”回廈參加金雞“香港之夜”
作為新鮮出爐的2024年香港小姐殿軍,13日晚,廈門姑娘吳芷靖受主辦方邀請,回家鄉(xiāng)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香港影視產業(yè)交流對接會暨香港之夜”,這也是她賽后第一次以港姐身份回到家鄉(xiāng)參加活動。
吳芷靖臉部線條柔和流暢,甜美中帶著些許英氣,笑起來眉眼彎彎,美麗動人。當晚,她身著一襲修身的黑色旗袍,曼妙身材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站在藝人堆里也十分出眾。
能夠以一種新的身份回到家鄉(xiāng)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對吳芷靖來說意義自然不同。“很榮幸,也很感動,因為參選期間真的有好多的廈門人、福建人特別的支持我,能回來參加香港之夜對我來講是一個向家鄉(xiāng)匯報和表達感謝的機會。”
當晚,業(yè)內人士圍繞影視藝術出海以及東方文化傳播的話題,展開深度交流。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作為國內重要的電影盛事,不僅給了吳芷靖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讓她對影視藝術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影視作品不僅是娛樂產品,更是文化載體和窗口。”吳芷靖在活動后告訴導報記者,不論是內地與香港的影視文化交流,或者是將影視藝術推向國際市場,都可以實現(xiàn)文化傳播的多重目標,影視作品作為軟實力的載體,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國家或地區(qū)的形象。
在海外求學多年,吳芷靖十分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的優(yōu)秀傳播案例。“通過影視傳播,傳統(tǒng)文化元素如服飾、音樂、飲食等可能成為流行趨勢。例如,《臥虎藏龍》等電影上映后帶動了中國武術和文化產品的熱潮。影視藝術不僅展示了文化,還潛在地推動了文化產品的海外消費,形成文化產業(yè)的輸出鏈。”吳芷靖還觀察到,影視藝術出海后,觀眾的反饋、討論和研究也會“反作用”于創(chuàng)作者,促使他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更深入地思考文化融合和創(chuàng)新。這種雙向互動有助于在文化輸出的同時吸收多元文化的精華,從而推動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從小就被夸漂亮臨時起意競選港姐
美若天仙、女神下凡、最美港姐……今年港姐競選初選拔時,吳芷靖的形象一經媒體曝光,其靚麗顏值便廣受好評。“雖然沒大家形容的那么夸張,但我的顏值是‘挺能打’的。”吳芷靖坦言自己并不是“美而不自知”的女生,因為自懂事起就被夸長得好看。隨著年齡增長,美人胚子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越來越多親朋好友建議她發(fā)揮顏值優(yōu)勢,在香港的鄰居更直接鼓勵她“大膽去選港姐”。
“美貌的確是一張好牌,它可以和很多牌一起出,就是不能單出。”吳芷靖在廈門長大,初中跟隨母親移居香港,畢業(yè)后選擇到美國上高中,并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修讀商業(yè)經濟學本科,后又在普瑞特藝術學院取得藝術與文化管理碩士學位。
今年5月,吳芷靖返港,正逢港姐競選開放報名。她意識到,憑自己學識和閱歷,或許是做出新嘗試的好時機。她沒和家人朋友透露半點信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臨時起意邁出了競選港姐之路。
長得美,學歷高,都是突出優(yōu)勢,但粵語不夠流利,是她競選港姐的最大短板。在應對高強度的賽前培訓之外,吳芷靖見縫插針惡補粵語,連吃飯、洗澡的時間也不放過。在決賽現(xiàn)場,吳芷靖大方自信,能流利地用粵語回答現(xiàn)場提問,并表演了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舞劍。雖然最終屈居第四名,但她觀眾緣極好,獲得“現(xiàn)場我最喜愛佳麗”獎。
有“想紅”的野心 更想做文化的傳播者
獲得港姐殿軍,吳芷靖算是將半只腳邁進了娛樂圈。目前,除了社交平臺上的粉絲有大幅增長、在粵港澳大灣區(qū)活動時不時能被粉絲認出、以港姐身份參加TVB電視臺線上線下活動、有編劇找她談影視合作等變化外,吳芷靖還未嘗到“爆紅”的滋味。“當然有想紅的心,如果有機會拍戲,我很愿意嘗試。”吳芷靖毫不避諱地談起“想紅”的野心,但她的“想紅”心態(tài),實際上還挺脫俗的。“希望可以在拍戲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豐富人生經歷,提升共情能力和對藝術的理解認知能力。”
從本科經濟學專業(yè),轉而攻讀藝術與文化管理碩士的決定,實際上是根植于她內心的“藝術覺醒”。在本科畢業(yè)后的實習期間,她做過審計、區(qū)塊鏈、藝術類展覽的策劃和媒體宣傳等工作,在諸多嘗試之后,她深深地意識到:“中國有太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缺少被發(fā)現(xiàn)被看見。”她特別想做一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
碩士畢業(yè)后,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海外華人一起在紐約成立了FUCEAN(美國文化藝術推廣機構),致力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傳播至國際舞臺。作為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制作人,今年1月她參與制作的《天際:竹笛音樂會》在卡耐基音樂廳大放異彩。演出結束當晚,她又將舞臺延伸至當?shù)鼗鸨囊沟昀?,以極大的反差感,全面展示中國竹笛與多元藝術文化融合的魅力,吸粉無數(shù)。
“在流量時代,好的藝術也同樣需要有流量加持,增加被看見的機會。”吳芷靖參選港姐以來,其社交平臺上的粉絲蹭蹭上漲,雖然遠未成為網紅,但已有很多粉絲關注到她的文化傳播事業(yè),這就是她參選港姐的私心和最大的收獲。
“作為年輕一代,我們可以將現(xiàn)代元素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中,不僅能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帶來嶄新面貌,也能為文化傳播注入新的靈感與活力。”吳芷靖說,自己是一個特別具有中國文化自信的人,很關注中國的非遺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她對福建的大漆藝術著迷,正尋找合作機會,期待能做出更多對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意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