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公安從這里走來”——廈門足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現(xiàn)場

▲廈門出入境管理支隊民警為臺胞落地辦證

▲碧山派出所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熱情為群眾服務
臺海網(wǎng)9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鄭麗金 通訊員 廈公宣) “有困難,找警察。”這句深入人心的話,既是人民群眾對人民公安的信賴與托付,也是廈門公安一以貫之的行動指南和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踐。那么,人民公安又是從哪里來的?為何能身擔如此重任?
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廈門市公安局積極響應公安部號召,推出了“人民公安從這里走來”——廈門足跡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探訪碧山派出所、何厝派出所、湖里派出所、廈門出入境管理支隊、蓮前派出所、刑偵支隊6個先進單位,回溯廈門公安那些波瀾壯闊的歲月,尋找“人民公安從哪里走來”的答案。
全國模范公安單位蓮前派出所
“蓮心”換真心警民一條心
自1997年成立以來,蓮前派出所始終堅持把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qū)精神融入血脈,不斷強化“特別敢創(chuàng)新、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暖民心、特別講奉獻”的信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
近年來,蓮前派出所率先探索“兩隊一室”新型警務模式,創(chuàng)新城中村“智能感知+圍點整治”等一批治理新模式,建立“研打一體、小案快偵”機制,轄區(qū)刑事警情連續(xù)12年下降,電詐警情降幅全市第一,年均500余場次大型活動安保零差錯,群眾安全感率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建所27年來,蓮前派出所秉承著“‘蓮心’換真心,警民一條心”的警務理念,傳承廈門公安“愛民月”傳統(tǒng)紓民困、解民憂,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創(chuàng)設臺胞服務站助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探索建立“一點一策”源頭化解機制高效調(diào)處矛盾糾紛。
傳承愛民精神碧山派出所
六十余載初心不改愛民精神永不止步
在碧山派出所,每位民警手中都有一本“愛民日記”,用以記錄日常工作中幫群眾解難題、送服務的點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還會被收錄進派出所里的“愛民日記”。
“愛民日記”的故事還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1958年,碧山派出所在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中率先開展“愛民月”活動,每年1月是愛民月,每個周日是為群眾服務日,每個民警每天要做三件好事。1959年,全國公安檢察司法先進工作者大會為碧山派出所授旗。
“只要是群眾關心的,再小的事都要努力做好。”這句碧山派出所每位民警的口頭禪,歷經(jīng)六十余載春秋更迭仍未改變,碧山派出所始終堅守初心,將愛民精神深植于心、踐之于行。
守護特區(qū)發(fā)祥地湖里派出所
肩負使命守護特區(qū)扎根社區(qū)踐行責任
1981年,在廈門特區(qū)發(fā)祥地這片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土地上,湖里派出所掛牌成立,成為了湖里公安第一個派出所。40多年來,陪伴著特區(qū)共同成長、發(fā)展、跨越。
湖里派出所的民警們毅然決然扎根社區(qū),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服務每一位居民。如今,民警們依然大部分時間都選擇扎根在社區(qū)。“這樣才方便群眾有事能及時找到我們。”社區(qū)警務隊隊長黃世城說。
近年來,湖里派出所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忠誠履職,實現(xiàn)了刑事警情連續(xù)十年下降。今年1月—8月,轄區(qū)總警情環(huán)比下降4.26%,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創(chuàng)新反詐“廈門經(jīng)驗”市打擊治理中心
筑牢反詐“防火墻”守好群眾“錢袋子”
2018年,在原反詐騙中心基礎上,廈門市公安局組建了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wǎng)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中心集接警止付、預警勸阻、阻斷關停、防范宣傳、研判打擊、協(xié)調(diào)聯(lián)動6項功能于一體,全面統(tǒng)籌全市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打防管宣各項工作。
為了更好地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中心探索走出了一條“科技破題、機制跟進、體系重塑”的新路子。
2021年,公安部在廈召開現(xiàn)場會推廣反詐“廈門經(jīng)驗”;2023年,全市電信網(wǎng)絡詐騙刑事警情在2020年至2022年連續(xù)三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再降16.3%,為群眾凍結(jié)止付涉案資金1.9億元,比升11.91%,返還被騙資金3852.61萬元,比升70%,最大限度讓打擊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如今,中心升級建設“云盾”系統(tǒng),持續(xù)打造“廈門經(jīng)驗”升級版,帶動全市電詐全口徑刑事警情再降18%。
全國模范出入境廈門出入境管理支隊
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精益求精進無止境
作為全國首個被國務院命名的“模范出入境管理處”,廈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始終秉持“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的工作理念,以及“精益求精、進無止境”的目標和追求。堅持服務不缺位,創(chuàng)新不止步,在創(chuàng)新管理、愛心服務、便民措施等諸多方面先行先試,持續(xù)擦亮“模范出入境”的金字招牌。
連續(xù)25年提供周六休息日加班服務、在全國全省率先實行臺胞證自助發(fā)證、在臺商協(xié)會設立臺胞臺企服務站、在赴金旅游辦證中心設置“近便利”臺胞服務專區(qū)……近年來,廈門出入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服務,推出了近50項便民利企及促進兩岸融合發(fā)展的新舉措,不斷提高出入境審批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海防線上英雄哨所何厝派出所
愛民初心 始終如一
自1953年成立以來,何厝派出所就肩負著維護海防線安全穩(wěn)定的重任。在歷史的長河中,何厝派出所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孤膽英雄”葉中央、“雷鋒式好民警”鄭建民等英雄模范,也在1963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海防線上英雄哨所”榮譽稱號。
邊防派出所轉(zhuǎn)隸后,制服從“橄欖綠”變成了“藏青藍”,顏色變了但愛民的初心從未改變?,F(xiàn)在,只要有新警到何厝派出所,上的第一課就是學習派出所歷史,了解英雄模范和杰出民警的愛民故事,在新警的從警之路上種下一顆愛民的種子。
為了幫助轄區(qū)一對殘障夫妻的孩子辦戶口,民警遠赴對方湖北老家?guī)兔k手續(xù);民警花3個月時間走遍前埔村,一字一句記錄居民信息……在何厝派出所,這樣感人至深的“警民融合”小故事還有很多。曾在何厝派出所當社區(qū)民警、現(xiàn)任鷺江派出所所長謝思穎說,還有群眾主動向民警提供線索協(xié)助破案,“人民公安從哪里來?就是從民警與群眾的互助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