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劉繼紅
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家里人要一起去廈門市烈士陵園,祭拜我的姨媽。
我的姨媽叫劉惜芬,我既是她的外甥女,也是她的義女。
我出生時,姨媽已經(jīng)不在了。小的時候,我常聽媽媽說起姨媽,每次回憶,媽媽總是禁不住淚如雨下。她們姐妹倆一起參加革命斗爭,姨媽曾是鼓浪嶼博愛醫(yī)院的護士,那時有不少愛國人士被日本人關押在此,姨媽偷偷爬窗戶去給他們送水送藥。日本人披著“博愛”的外衣,卻不給底層老百姓看病,姨媽也常常偷偷幫助他們。
后來,姨媽離開了博愛醫(yī)院,從事隱蔽戰(zhàn)線的斗爭,為黨組織和閩粵贛邊的游擊隊募集經(jīng)費和藥品醫(yī)療器械。為迎接廈門解放,她又奉命打入國民黨軍駐廈門司令部,搜集和傳遞軍事情報。
姨媽被捕的時候是夜里,第二天早晨,國民黨特務把她送回家,想用她把其他同志“釣”出來。性命攸關的時刻,姨媽借口要洗個澡,偷偷把我媽叫到房間里,趁特務不注意時趕緊把家里的重要文件都扔到了井里,又安排表姐去巷口守著,避免了黨組織遭到破壞。
1949年10月16日,姨媽被國民黨特務秘密絞死在廈門監(jiān)獄后面的鴻山腳下,犧牲時她才25歲。第二天,廈門解放了。姨媽沒有親眼看到廈門解放,但是,她把火紅的青春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托起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一個“天亮了”的廈門。
劉惜芬是黨的優(yōu)秀女兒,有人說她是南方的江姐、劉胡蘭。她的獄友說,她被囚禁期間,盡管自己渾身是傷,卻總是對新中國充滿信心和向往,她常鼓舞獄友們說:“天快亮了。”
廈門解放后,各界人士為死難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又以大會名義,把題寫了“新中國的奠基石”的橫匾贈送給我們家屬。這塊橫匾一直掛在我家里,還有姨媽的照片。我雖然沒有見過她,但是從小,家里人都在給我講她的故事,她是我們整個家族的驕傲,我們永遠懷念她,也將一直繼承和發(fā)揚她的精神,好好生活。因為,這是她用生命為我們鋪就的美好生活。
(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