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體育帶給廈門的深刻變化,不但要看高大上的賽事,還要看到百姓身邊的細小變化。隨著我市“近鄰運動場”不斷建成和免費開放,以及各類體育場地設施的開放,目前,廈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已經(jīng)達到了94%,有效增加了群眾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也更好地滿足群眾健身、運動需求。
這是工作日的晚上,記者在廈門工人體育館羽毛球場看到的熱鬧場面。盡管是工作日,球館還是滿場,旁邊還有不少市民在等待。
市民 陸先生 我身邊有非常多的朋友在打羽毛球,我們就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人數(shù),每周固定來打球。
市民 劉先生 小朋友今年是6歲了,已經(jīng)上大班了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在是每周五固定(打球),偶爾周末的時候會多加一次。
羽毛球成“市球” 場地上座率100%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廈門工人體育館的羽毛球場地有32個,場地常常供不應求,像剛剛過去的8月份,晚上7點半到9點半的時間段,羽毛球場上座率均達100%。
一直以來,羽毛球都是廈門人比較喜愛的一項運動。早在1989年,廈門第一支羽毛球專業(yè)隊建立,廈門也在場地設施方面提供保障,而2000年悉尼奧運會,吉新鵬為中國奪取第一枚奧運會羽毛球男單金牌,這也是廈門歷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從此,羽毛球更成為了廈門的重要體育名片。也正因為如此,廈門的羽毛球場地建設持續(xù)增加,近鄰的運動場所也讓市民樂此不疲。
市民 湯先生 廈門的羽毛球氛圍比較濃厚,很多朋友都在打。
湯先生兒子 湯皓翔 羽毛球場地要求不算特別大,耗時也比較可控,也可以增進我們朋友之間的感情,也很有樂趣。
市民 劉喆林:我們就在體育場一起打球,包括同學、同學家長,大家都很喜歡這項運動。
羽毛球運動場所的火爆,是廈門著力全民健身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廈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達到94%
隨著我市超400個“近鄰運動場”不斷建成和免費開放,以及全市144所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免費開放,目前,廈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已經(jīng)達到94%,市民運動健身越來越便利。周末,在位于湖里區(qū)的奧林匹克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走進體育場,用運動的方式共度假期。
游客:我現(xiàn)在在這邊羽毛球打一打,籃球打一打,或者足球踢一踢。
市民:每次來運動場上(人)都是滿滿的,覺得氛圍特別好,而且我們小區(qū)就在附近,就有很多這樣的場所,讓我們的孩子有更多的體育愛好。
今年新建和改建“近鄰運動場”超500個 打通健身“最后一公里”
奧林匹克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占地面積5萬3千多平方米,是福建省內面積最大、文體項目最齊全的中大型文化體育綜合體。這里不僅配套齊全,功能完善,交通也十分便利。
奧林匹克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總經(jīng)理 趙萬軍 我們今年打算把體育公園進行升級。一個是體育公園從智能上智慧化體育公園這塊去升級,我們往線上升級;第二的話,我們把體育公園打造成夜間的體育公園,一邊可以觀賞賽事,一邊可以欣賞馬術欣賞表演運動又可以休閑。
隨著廈門市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不斷推進,“體育+公園”正讓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到全民體育的新熱潮中。在此基礎上,廈門在全國首創(chuàng)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志愿服務驛站,征集上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按照規(guī)劃,驛站的覆蓋面要達到200萬人,將近廈門人口的一半。今年,廈門“近鄰運動場”的建成和改建數(shù)量將超過500處,市民群眾健身的“最后一公里”將被打通。
塞爾維亞籍體育教練 戈蘭:我可以告訴你,這里是很好的地方,廈門的各項運動。比如籃球、足球、高爾夫球,我可以說廈門是非常好的體育之城。
主播觀察:緊盯群眾需要 構筑“健康廈門”“體育強市”
一項國際調查表明,當人們生活相對富足時,體育健身將成為必然需求和社會風尚,成為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補齊健身運動場地設施短板到市民群眾健身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廈門,可以說從施政的角度,緊盯群眾需要,致力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廈門是習近平總書記贊譽的“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tài)花園之城”。大力發(fā)展體育,既提升高顏值,也助力高素質,這逐漸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作為廈門市民,我們都應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也讓我們一起期待:“健康廈門”和“體育強市”的到來。以上就是今日熱評的全部內容。
來源: 廈視直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