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大道海角9號一帶海域
該海域礁石、小島多,改變海水的流向和水速,下海容易遇上亂流被沖到主航道去,遠離海岸,容易發(fā)生事故。
鼓浪嶼面對輪渡碼頭海域
每到節(jié)假日都有游客被困島礁。游客爬上礁石后海水漲潮,受困礁石,如不及時營救,極易溺水。
廈大白城海域
此處海域暗礁多,易產(chǎn)生暗流和漩渦,同時還布設(shè)有排洪溝,退潮時,到排洪溝及礁石上拍照的人多,漲潮時易被困礁石上。
曾厝垵海域
附近海域暗礁多,礁石鋒利,漲潮時難以發(fā)現(xiàn),下海容易被刮傷。同時,此處的海浪比較大,容易被大浪卷入海。
椰風(fēng)寨“一國兩制”標語附近海域
該海域附近沙灘中,有一處海床較深,水流湍急,容易被海浪卷走。附近有一個土嶼島,靠近入???,海浪又急又大。
會展中心海域
此處人造沙灘沙底松軟,海水長期沖刷下,海灘下深淺不一,海岸線的高低落差明顯,前一腳踩下去深度僅到腳踝處,往前再走一步可能有2米深的落差,容易陷進去。
五緣灣海域
五緣灣沿線橋多,向灣內(nèi)延伸越來越窄,靠近橋墩處水流亂。此外,灣內(nèi)在退潮時容易產(chǎn)生漩渦,海水比較急。附近旅游項目多,有游艇經(jīng)過危險多。
同安濱海西大道“浪漫海岸線”
該海域沙灘下有淤泥,沙灘深淺不一,水下有陡坡,下海容易陷落深處。海水下密布礁石,水流較急,碰上礁石容易被海蠣殼等劃傷。
翔安下潭尾濕地附近海域
此處海域近兩年游客增多。海域附近有大橋,橋下水流比較急,并可能存在建設(shè)時遺留的廢棄建筑物等,下水可能被劃傷。
天一熱,大家都來踏浪避暑,防溺水這根安全弦不能松。
昨日,記者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了解到一組數(shù)據(jù)——今年以來,廈門110報警服務(wù)臺共接到涉水緊急求助報警近百起,其中,涉海共84起。特別是6月以來,爆發(fā)式增長,共45起,占五成以上。
廈門日報通過110報警服務(wù)臺溺水報警警情分析、參考救援隊救援經(jīng)驗及往年情況,為大家總結(jié)出9個易溺水的危險海域,以“防溺水地圖”的形式,再次提醒大家,愛護生命,謹防溺水!同時,廈門市公安局“守護生命”志愿服務(wù)的水上救援志愿者接受采訪,分析易溺水海域的特點,易溺水的典型情況。
值得關(guān)注的是,近兩年,除了環(huán)島路至五緣灣沿線海域易溺水外,一些新興的網(wǎng)紅打卡海域,如海滄大道海角9號一帶海域、同安濱海西大道“浪漫海岸線”、翔安下潭尾濕地附近海域,溺水警情有上升趨勢。
溺水多發(fā)時段傍晚至晚間
溺水四大原因
1、海水瞬息萬變 善泳者也可能溺水
“在溺水者中,有一部分是不會游泳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會游泳并且水性較好,所以切勿認為自己會游泳,在海水中就很安全。”廈門市救生協(xié)會會長莊鷺杰、集美519救援隊隊長陳其標說,海水瞬息萬變,下海游泳很容易被海水嗆到,海水鹽的濃度高,嗆海水者可能瞬間懵了,喪失呼救本能,若再被海浪往深海里帶,岸上的人很難發(fā)現(xiàn)進行救援。
有的人下水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對自己過分自信,也可能在水中遇到抽筋、被礁石刮傷等情況,發(fā)生溺水。
2、“討小海”時不注意 被海水困住
“‘一國兩制’標語附近沙灘、海角9號沙灘等地,退潮時灘涂面積大,可以走出去將近1公里,這時到灘涂‘討小海’的人多。”莊鷺杰回憶,曾有一名青年,在‘討小海’的過程中,一直往外海走,一不小心踩到了海里的斷層,被卷進海浪中。去年還發(fā)生兩起老人趕海時突然眩暈,面部貼在沙灘導(dǎo)致窒息溺亡的事故。
3、家長低頭玩手機 孩子走進海水里
進入暑期后,救生協(xié)會頻繁接到有未成年人溺水的求助。莊鷺杰說,日常在環(huán)島路沿線海邊巡查時發(fā)現(xiàn),有家長帶孩子在海灘上游玩,孩子穿著泳衣在海邊玩耍,家長在岸邊帳篷玩手機避暑。低頭的瞬間,孩子已經(jīng)走進海水里,十分危險。也有男性家長出門帶了兩三個孩子的,根本管不過來。“一旦兩個孩子同時遇險,家長要先救哪一個?”莊鷺杰說,本周就發(fā)生了家長為營救溺水兒童自己不幸溺亡的悲劇。家長帶孩子到海邊玩耍,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4、游客不熟悉潮汐規(guī)律、海岸線地勢
“每天的潮汐時間都是不一樣的。”莊鷺杰說,外地游客不熟悉潮汐變化規(guī)律,遇上退潮的時候,被海浪推著往遠處去,很難游回岸邊。
另一方面,有游客在退潮時到裸露出來的礁石上拍照玩耍,結(jié)果到漲潮時回不來,被困礁石后溺水。
【提醒】
海邊游泳不做孤泳者 不盲目救援
警方提醒,任何一個海域都不是絕對安全的,大家要始終保持著對大海的敬畏。最好不要獨自下海游泳。下海游泳前要先做好功課,充分了解潮汐規(guī)律和漲落潮時間,不要在退潮時下海游泳。否則容易被海浪帶入深海,難以游回岸邊。要主動提高安全意識,不擅自攀爬礁石,任何人不帶安全浮具不下海,未成年人沒有監(jiān)護的情況下不單獨下海。
一定要在規(guī)定的安全海域內(nèi)游泳,攜帶安全的浮具,選擇大小合適的專業(yè)救生圈,選擇有帶繩索連接身體的浮具,以免被海浪打飛。
當(dāng)遇到有人溺水時,沒有救援經(jīng)驗的,不要著急下海施救,應(yīng)當(dāng)?shù)谝粫r間大聲呼救、尋求幫助。如需下海必須帶上浮具才能下水救援。
此外,倡議任何成年人看到海面上有未成年人私自下水的,應(yīng)立刻勸離他們。家長帶孩子去海邊玩耍,千萬不要只顧著低頭看手機,一名未成年人至少由一名成年人看護,監(jiān)護人的視線不能離開未成年人。
(來源: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