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5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黃建民) 昨天白天,廈門繼續(xù)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地區(qū)有暴雨。針對雨水影響,廈門昨日又是多預警齊發(fā),相繼發(fā)布了暴雨預警Ⅲ級、海上大風預警Ⅲ級、暴雨藍色預警及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今天,新一波冷空氣將影響廈門,讓大家再來一次“春寒料峭”的體驗。受冷暖氣流交匯影響,今起三天,廈門還是多雨水天氣。其中,今天仍有大雨到暴雨天氣,并伴有雷電,市民朋友們出行時要多注意。
雨水不停
冷空氣湊熱鬧氣溫明顯下降
今起影響廈門的這波冷空氣勢力較強,在降水的同時,氣溫也將有明顯下降,預計明后兩天最低氣溫只有16℃,最高氣溫也僅19℃-20℃。17日-19日,廈門雨水暫歇,天氣轉為以多云為主,氣溫逐漸回升,預計最高溫將維持在24℃-26℃之間。
需要提醒市民朋友們注意的是,10日8時以來,廈門平均雨量已達109.3毫米,再加上今天仍有大雨到暴雨,發(fā)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應注意防范。
放眼全省,昨天,省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暴雨預警Ⅱ級。據統(tǒng)計,12日11時-13日11時,全省共有53個縣(市、區(qū))291個鄉(xiāng)鎮(zhèn)降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6個縣(市、區(qū))14個鄉(xiāng)鎮(zhèn)降雨量超過100毫米,以云霄和平鄉(xiāng)151.3毫米為最大。
省氣象臺預報員曾瑾瑜分析稱,近期我省持續(xù)性降水是因北面的冷空氣與南面的西南氣流在我省上空對峙導致。全省整個雨帶分為兩塊,一塊是北部雨帶,一塊是南部雨帶,南部地區(qū)的降水強度較強。
廈門首個
山洪災害風險預警信號發(fā)出
12日16時,市水利局、水文局聯合發(fā)布廈門史上首個山洪災害風險黃色預警信號。該預警信號為今年正式啟用。
據悉,為進一步助力防御小流域山洪災害,今年,市水利局和市水文局聯合建立預警機制。該山洪災害風險預警類型分為四級,分別是一級紅色預警、二級橙色預警、三級黃色預警、四級藍色預警。其中,一級的紅色預警為最高等級,四級的藍色預警為最低等級。
此次預警將同安蓮花鎮(zhèn)劃為黃色預警區(qū)域,同安區(qū)、翔安區(qū)部分鎮(zhèn)街劃為藍色預警區(qū)域。市水利局要求相關鎮(zhèn)街提高警惕,采取適當措施,嚴防小流域山洪災害暴發(fā)。
水庫“喝飽”
4天增加蓄水量22萬立方米
近期,廈門雨勢不小。據市氣象部門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12日18時,全市?。?)型以上水庫總蓄水量達到1.15億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應庫容的57%,與8日相比增蓄22萬立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增加67%,相比常年同期增加62%。
同時,全市85座水庫均在汛限以下水位運行,全市9條河流48處河道水位站水勢平穩(wěn),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所有水利工程未出現災情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