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臺海網4月2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谷雨過后,萬物競長。嬌艷欲滴的長壽花相擁成簇;飽滿翠綠的庫拉索蘆薈結出朵朵金花;外表硬朗的單刺仙人掌開出了柔美嬌羞的黃色花蕾……近日,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多肉植物區(qū)迎來盛花期,各色多肉蓬勃成長,迎來了最美的姿態(tài),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觀賞。
記者在現場看到,千姿百態(tài)的多肉植物高低錯落,或抱團生長,或高高聳立。仙人掌科植物從幾厘米大的仙人球到十幾米高的武倫柱,大小迥異。還有不少多肉植物恣意盛放,開出白、粉、紅、黃、橙、紫等多色花朵。在這里還能看到從澳大利亞引進的形如巨瓶的瓶干樹,樹干膨大如佛肚的美麗異木棉,大量的仙人掌科、大戟科、景天科等植物也讓多肉植物區(qū)成為植物園最出片的展區(qū)之一。
據植物園多肉植物區(qū)負責人李兆文介紹,多肉植物并不單指一種植物。它最早由瑞士植物學家瓊·鮑漢于1619年提出,通常指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具有發(fā)達的薄壁組織,可以貯存大量的水分和養(yǎng)分,并且在外形上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有時也被稱為多漿植物、肉質植物、多肉花卉等等。每年到這個時期,植物園多肉植物區(qū)內夾竹桃科沙漠玫瑰、番杏科麗晃、仙人掌科緋花玉、桃太郎、白雪光等和景天科靜夜、砂糖面紗、昂斯諾等都會迎來最美的花期,對多肉感興趣的市民游客千萬別錯過。(記者 仇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