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17年,廈門首條地鐵開通,地鐵時代由此開啟。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
發(fā)展更好了
1981年,一聲開山炮響,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在湖里破土動工,這就是著名的“湖里第一炮”。
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揮筆題詞“把經(jīng)濟特區(qū)辦得更快些更好些”。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1997年,首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開幕,投洽會升格為國家級的投資促進盛會。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15年,福建自貿試驗區(qū)廈門片區(qū)揭牌。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破冰交流
兩岸同胞靠得更近了
1987年,廈金兩岸同胞首次同放焰火共慶新春。同年,臺灣記者首次“登鷺”進行公開采訪活動。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01年,第一艘祖國大陸直航金門的廈門客輪“鼓浪嶼”號徐徐靠近料羅灣,船上76位在閩金門籍老人踏上闊別半世紀的故土。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06年,兩岸春節(jié)包機廈門航點首航,這也是廈門與臺北57年來的空中破冰之旅,拉近了兩地間的距離。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09年,首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舉行。
來源:廈門市檔案館
國際范兒
全球影響力提升
1983年,廈門市與英國加的夫市結為友好城市。
2003年,廈門第一屆國際馬拉松比賽鳴槍開跑。這項賽事從此成為城市一年一度的盛會。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11年,廈門第一條洲際客運航線開通。
2017年,鼓浪嶼申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那一刻起,鼓浪嶼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瑰寶。
廈門日報資料圖片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廈門會晤在機制建設、務實合作等多個方面都開創(chuàng)了金磚歷史上的“首次”。
今天,是廈門解放72周年紀念日
卻顧所來徑
豪情滿胸懷
愿廈門的未來更加美好!
來源: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