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實驗中學
初一新生迎來軍訓考驗
昨日,湖里實驗中學迎來了800余名初一新生,他們在操場排隊集合。
新生在教官的帶領下開始軍訓,不過,不到10分鐘,陸續(xù)開始有同學出現(xiàn)體力不支、頭暈等情況,由老師帶到一旁休息,經過一番休整之后,大部分同學很快主動申請回歸隊伍。
湖里實驗中學副校長鄭秀蓉談到,很多學生暑假都待在家里,缺少戶外運動,加上生物鐘還沒有調整過來,軍訓時身體難以適應,“軍訓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相信經過一天的適應后,明天大家的情況會更好。”
據(jù)了解,本次軍訓為期三天,為了讓同學們勞逸結合、更快地適應中學的節(jié)奏,上午和下午氣溫較高的時間點,會安排同學們到多媒體教室聽新學期講座。
【同步】
廈門日報記者探訪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
教室更大了 還有個人儲物柜

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景觀。 (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航拍器攝)

在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從學生臉上的笑容能看出他們很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 (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攝)
湖濱中學舊校區(qū)拆除,從本學期起,湖濱中學的學生們進入過渡校區(qū),不少家長十分關注,過渡校區(qū)設施怎么樣,孩子們適應嗎?
昨日,廈門日報記者跟隨著湖濱中學高三學生們首次進入位于體育路的過渡校區(qū)展開探訪。
變化
在空間設計上下足功夫 食堂座位擴充
記者了解到,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相比舊校區(qū)變化不小——即使占地面積小了5000多平方米,但建筑面積卻增加7000多平方米。
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學校在空間設計上下足功夫——舊校區(qū)的教室面積僅54平方米,50多位學生一起上課略顯擁擠,為此過渡校區(qū)的教室面積特意增加到近72平方米,除去課桌,教室兩側還留有寬敞的過道,教室后面多出空間為每一位學生設置了專屬儲物柜。一踏進教室,同學們紛紛感慨空間大了不少。
過渡校區(qū)食堂面積也有所增加,從原先的200多個位置增加到800多個位置,大大縮短了學生就餐等候時間?,F(xiàn)場,記者還了解到,過渡校區(qū)的走廊也寬敞不少,從原先的1.8米擴寬為3米。
不少學生對過渡校區(qū)的衛(wèi)生間給予好評:寬敞、明亮、潔凈。衛(wèi)生間內還安裝了感應水龍頭,不僅節(jié)水還充滿科技感。
懷舊
把舊校區(qū)記憶“搬”過來
昨日,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建成投用,高三學子開啟了新學年。在湖濱中學過渡校區(qū)門口,高三1班的林班德同學提著一個大箱子進了校園。林班德告訴記者,他特意在放假前,將舊班級物件收拾好帶回家,開學后帶了過來,“這里裝著多張集體獎狀,舊校園的一草一木,我們都想搬過來。”
記者發(fā)現(xiàn),雖然校區(qū)建筑是新的,但空調、新媒體等設施設備是從舊校區(qū)搬來的,老師和同學們能在過渡校區(qū)找到很多熟悉的物品,如雕塑、校歌石、文化墻、榕樹、三角梅盆景等。
“寬敞的大操場讓人看了就很激動!”高三10班黃智勤同學說,過渡校區(qū)給他的感受就是寬敞不少,同時一樓層有多個班級,同年段同學“串門”就方便多了。黃智勤說,在開學前,他特意來過渡校區(qū)踩點了5次,站在門口拍照留念。
【花絮】
溫馨提示頗具文藝氣息
雙十中學枋湖校區(qū)精心對教室、食堂、圖書館、宿舍樓等重點區(qū)域,布置了頗有文藝氣息的溫馨提示。
如通往教學樓的路上,就有一個“如果天氣晴好,如果你愿意,三年里你可以在這里看到653次晚霞”的標識牌;圖書館前,則是“如果你熱愛閱讀,在雙十的三年,你最多可以在這里度過920個小時”的文段。
有的班主任還為每個新生準備了桌牌,方便師生之間互相熟悉。
文創(chuàng)巴士駛向學習新旅程

英才學校打造入學打卡地。(英才學校 供圖)
藍黃相間的“英才巴士”,真人入鏡的巨大“校友卡”……英才學校的太陽廣場上是一片精心設計的校園打卡區(qū),“坐上”巴士揮手歡呼,自信滿滿開啟新學期。
在學校初中部大廳,集校訓、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辦學特色等元素為一體的主題文化區(qū)令人眼前一亮,承載堅守、擔當、責任的“引航燈塔”也成了最受學生喜愛的打卡地。
校方表示,今年打卡區(qū)、主題文化區(qū)的設計,讓家長和孩子對學校文化有了一次親密接觸。
廈門日報記者 趙張昀 劉少敏
【觀察】
教育本質之美
隨著我市中小學幼兒園的陸續(xù)開學,在教育“雙減”(減輕義務教育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背景下,一些教育新景象值得關注。
記者當天在幾所小學門口觀察發(fā)現(xiàn),舉著廣告牌招攬生意的托管機構少了很多,這是因為新學年廈門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將達到100%覆蓋,還有的學校將解決學生午餐和午休,家長們不必把孩子送到托管機構去了。
新學年托管機構廣告少了,入學的二孩多了。在廈門五中小學部,有好幾個小學一年級新生昨天是跟著高年級的哥哥姐姐來上學的,還有的帶著爸媽和躺在嬰兒車里的弟弟妹妹走入學校。五中德育處副主任陳立蘋遇到過去的學生家長張先生,張先生送二孩來讀一年級,大孩在五中讀九年級。張先生笑著跟陳老師說:“如果還是你教,我就考慮三孩。”
開學第一天的這些景象背后,是教育正在孕育大招“雙減” ,這個學年,教育正在顯示它的本質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