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方
容易卡手腳
螺絲孔、鎖孔、戒指、鑰匙環(huán)、桌椅上的小孔、自行車鏈條、玩具上的小孔等處
提醒家長:
●千萬不要用力拉扯。
●可以嘗試在被卡的地方涂抹食油、肥皂水等潤滑液,然后慢慢幫孩子取出手和腳。
這些地方
容易卡頭
椅子扶手、沙發(fā)縫隙、陽臺防盜窗、玻璃門門縫、圍墻縫、護欄等處
提醒家長:
●如果孩子身體懸空,一定要第一時間托起孩子身體,以防止窒息。
●安撫孩子情緒,不要讓孩子亂動。
●不要貿(mào)然采取“破壞解救法”,特別是被卡在玻璃門窗時,若貿(mào)然砸破,鋒利的玻璃碎片極易造成二次傷害。

一名孩子的手卡在塑料凳的孔洞里,消防員幫助脫困。

男孩被卡在石像“懷抱”里。(本組圖/市消防救援支隊 提供 )
臺海網(wǎng)6月2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卡塑料凳、卡文具、卡石像……被卡的“姿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熊孩子”做不到。昨日,廈門市消防救援支隊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廈門消防共接報涉孩童警情352起,其中最多的是小手被卡的警情。
消防部門提醒,暑假快到了,家長們應(yīng)做好安全教育,讓孩子增強安全意識。
卡住孩子的東西千奇百怪
有凳子、轉(zhuǎn)筆刀、石像等
今年2月1日,在湖里一小區(qū)內(nèi),一孩子貪玩,不慎將手卡在了塑料凳的孔洞里。孩子一見到消防員帶著角磨機、鑷子、剪刀等破拆工具趕來,急得連哭帶喊。
消防員熟悉這種場面,放出“絕招”——零食誘惑,一下子轉(zhuǎn)移了孩子的注意力,隨即幫助孩子快速脫困。
卡住孩子的東西千奇百怪,有的是轉(zhuǎn)筆刀。今年4月14日,有家長帶著小手卡進轉(zhuǎn)筆刀的孩子前來求助,消防員貼心地遮擋住孩子視線,一邊安撫,一邊進行拆除作業(yè)。
還有的是公園里的石像。去年11月11日,消防員接警后趕到同安一小區(qū)公園,看見一男孩被緊緊卡在石像的“懷抱”里,無法脫身。孩子卡得可謂嚴(yán)絲合縫,仿佛和石像渾然一體,孩子父親很無奈。救援迅速展開,兩名消防員一人一邊,抓住孩子的腳部往上托舉,第三名消防員在上方接應(yīng),抱住孩子身體,上下一齊發(fā)力,這才將孩子帶離險境。
家長解救需掌握方法
并做好安全教育
只要是縫隙或孔狀物,孩子常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但安全無小事,不少看似平常的地方都容易發(fā)生危險。
消防部門介紹,椅子扶手、沙發(fā)縫隙、陽臺防盜窗、玻璃門門縫、圍墻縫、護欄等處容易卡頭,一旦被卡住,越掙扎扭動往往使得頭部卡得更緊,若是壓迫到呼吸道,極易發(fā)生窒息。因此如果孩子頭部被卡,防止窒息是第一要務(wù),如果孩子身體懸空,一定要第一時間托起孩子身體,以免壓迫呼吸道,同時安撫孩子情緒,不要讓孩子亂動,以免卡得更緊。另外,不要貿(mào)然采取“破壞解救法”,特別是被卡在玻璃門窗時,若是貿(mào)然砸破,鋒利的玻璃碎片極易造成二次傷害。
螺絲孔、鎖孔、戒指、鑰匙環(huán)、桌椅上的小孔、自行車鏈條、玩具上的小孔等處容易卡手和腳。盡管這類卡住事件不會引發(fā)生命危險,但長時間無法脫困,也可能造成手、腳缺血受傷的可能。所以,孩子要是手或腳被卡,千萬不要用力拉扯,否則很容易傷到孩子,甚至造成骨折。可以嘗試在被卡的地方涂抹食油、肥皂水等潤滑液,然后慢慢幫孩子取出手和腳。
消防部門提醒,如果無法自救,并且孩子的手和腳等被卡處出現(xiàn)紅腫情況,要及時向119、120求助。暑期將至,家長們務(wù)必照看好孩子,告訴孩子把頭、手、腳伸入縫隙、孔狀物的危害,不要讓孩子玩戒指、螺絲等物品,而且這些物品也有誤吞的風(fēng)險。
(記者 林路然 通訊員 林志超 陳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