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培訓機構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給孩子“升班”,甚至直接轉(zhuǎn)換課程,是否合理?近日,市民王女士(化名)撥打本報熱線968820稱遇上此事。記者第一時間走訪調(diào)查,同時咨詢律師了解此事是否合法。
市民投訴
機構突然給孩子“升班” 課時費變高課程變少
19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上市民王女士,她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在集美區(qū)杏林萬科里一家名為“昕藝尚皇家舞蹈中心”的培訓機構上舞蹈課。近日突然被機構告知,孩子“升班”了,從“啟蒙提高班”級別升級到“英皇pp”級別,級別更高,課時費也更高了,相應的課程也比原來少了兩節(jié)課。
“之前報名的時候,并沒有說過‘升班’這個規(guī)定,我也不知情,結(jié)果當天下午孩子要上課前,就被機構老師通知要改課時。”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和機構簽訂的合同條款中沒有任何關于‘升班’及課時費差異的說明。
“如果要給孩子‘升班’換課,我不希望縮減課時。”王女士告訴記者,“如果機構方覺得課時費存在差異,希望讓孩子按原來的課程、原來的時間、原來的老師上滿剩余的課程。”王女士稱,如果機構方均不同意,將要求退課退款。
機構回復
無法完全還原原來的課程且無法退款
針對王女士所反映的問題,19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培訓機構。相關工作人員李女士告訴記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深入,“升班”是按部就班的事情。如若家長不同意,機構也會尊重家長的意愿,按原來的課程為其孩子授課,但上課的時間需要稍作調(diào)整。
隨后,另一位校區(qū)負責人黃女士告訴記者,“針對王女士的訴求,兩個課程所教授的內(nèi)容及價格費用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無法以同樣的課時給孩子來上新的課程。再者,機構的培訓老師每天都在不同的校區(qū)上課,也無法安排同樣的老師按原來的課程時間給孩子單獨授課。”關于退課退款,黃女士也告訴記者,王女士已消耗了大于等于一半以上的課程,按規(guī)定不退還任何費用。
律師觀點
培訓機構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
就此問題,記者于20日下午咨詢了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東。許東告訴記者,如家長與培訓機構簽訂的合同中未約定培訓機構有權為孩子“升班”、轉(zhuǎn)換課時,該培訓機構已嚴重違背了《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因此培訓機構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許東還告訴記者,培訓機構的口頭告知行為,僅為單方行為,如欲對與家長簽訂的合同條款作出變更或補充約定,應經(jīng)雙方合意作出變更或補充約定,而家長始終未同意允許培訓機構自行“升班”、轉(zhuǎn)換課時,因此培訓機構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許東建議,針對類似“強買強賣”的行為,市民可以向消協(xié)、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等部門進行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