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路狹窄難尋,高泉輝(前)領著投遞員一戶戶找尋。

簽收過程中,考生父親與高泉輝(中)攀談起兩代人拿到錄取通知書時的不同情景。
臺海網(wǎng)8月27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孩子們的錄取通知書不能等。”前日上午在同安軍營村,老代投員高泉輝講起高考錄取通知書,便立刻嚴肅起來,他已送了40年的高考錄取通知書,為4個村子的孩子送去通往未來的邀請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報喜鳥”。
很少有人知道,高泉輝的故事里有經(jīng)典電影《那山那人那狗》的影子,鄉(xiāng)郵路上充滿了坎坷。如今,步班郵路早已被平坦大道取代,錄取通知書也改由專人配送,已60歲的高泉輝仍堅持幫忙領路。他說,這小小的一張紙片關乎一個孩子的未來,也是村子的未來。
送4封通知書要跑近30公里路 村道狹窄如迷宮
“這封淡溪村,路難走;這封西坑村,比較遠……”前日上午,老代投員高泉輝一早就等在同安區(qū)蓮花鎮(zhèn)上陵村的代投點。從投遞員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的信封,高泉輝看了地址,便開始規(guī)劃路線。
山路蜿蜒,4封錄取通知書3個村子,竟然要送將近30公里的路程,好在如今大部分路段可以靠郵車代步。來到淡溪村后,高泉輝領著投遞員爬上一條由石階鋪就的小山路,兩側(cè)村居密集,過道狹窄繁多。這迷宮般的石階小道絲毫難不住高泉輝,60歲的他健步如飛,帶著投遞員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考生家。
隔壁鄰居瞧見高泉輝,站在樓頂就喊著問:“高老,我們家通知書怎么還沒到?”高泉輝笑說:“放心吧,現(xiàn)在這年代漏不了。”高泉輝說,往年一到送錄取通知書的時間,但凡有孩子高考的人家,遇見他這只“報喜鳥”,總要這么問上一句。
每天奔波在山路上 遇到塌方和臺風照送不誤
在路過下淡溪時,高泉輝指著附近一個路段說,這里曾發(fā)生過一次塌方,當時他騎著摩托車趕著送錄取通知書,想繞過石頭泥塊,卻還是摔了一身泥。到達考生家時,渾身是泥的高泉輝遞過沾上泥巴的信封,又窘迫又愧疚。不料,考生的母親感動得兩眼通紅,為他擰毛巾,倒熱水,至今還念著這件事。
“送錄取通知書,最怕塌方和臺風。”高泉輝說,過去防水措施有限,普通的雨還能防住,遇到臺風,風雨交加,錄取通知書難免會被打濕。1987年,有一次要送一封到白交祠的錄取通知書,看著臺風要來了,高泉輝怕耽誤事趕緊送去。錄取通知書是安全送達了,但回來的路上,高大健壯的高泉輝不得不抓住樹干避風。
那天晚上,看著淋成落湯雞的高泉輝,妻子擔憂地勸他辭去這份工作。高泉輝不是沒有想過放棄,他剛剛接班的那幾年,每次去上陵村拿信都得抄近道。“所謂抄近道,其實就是踩著突起的樹根、石頭,在陡坡間穿行。”高泉輝說,有一次在一處特別陡的拐彎處,他摔倒了,手掌手肘被沙土磨破,一個人在山林間又疼又累,也沒辦法向人求助。不過,讓他堅持至今的,是他的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