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退縮時,父母“軟硬兼施”幫他調(diào)整
球球從3歲多開始玩平衡車,近三年來,父母陪他參加了近150場比賽,下月又要去南京參加“小車神”亞洲車王賽。前兩年,球球幾乎每周都要出省比賽,可能周五晚上在海南比賽,周六就要飛福州比賽。
球球的比賽成績不錯,一般能進前三名,雖然獎品并不大,但他的父母說,比賽不為錢不為利,只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葉女士說,球球從小性格慢熱,融入新環(huán)境需要很長的時間,夫妻倆甚至懷疑過孩子有社交恐懼癥。自從玩平衡車后,他慢慢認(rèn)識了新的小朋友,漸漸變得開朗、自信了。
但球球畢竟只是6歲半的孩子,也會有退縮的時候。他的父母回憶,他4歲半左右時,曾連續(xù)棄賽3場。有一次在南寧比賽,試賽時,他看到旁邊的選手比他壯、比他快,他就畏縮了,覺得自己跑不贏,沒信心參賽。父母花了兩個月時間“軟硬兼施”幫他調(diào)整心態(tài)。
球球的爸爸張先生是球球的教練,他對球球說:“你既然不想騎車了,我們就把車的零件都拆卸了,擺在柜子上,以后我們就不騎了。”之后,他帶著球球去運動館,讓他看著其他孩子騎,他就是想騎也沒車。等球球說想騎車了,爸爸才把車裝好。
葉女士告訴球球,對手強大是因為他們比別人付出更多,因此他也要更努力,態(tài)度比名次重要。只要努力拼搏了,就是最棒的。她還告訴球球,賽場上沒有撤退可言,個人賽是為了突破自我,團隊賽是培養(yǎng)團隊意識。球球的父母說,從棄賽到重新站上賽場的球球,變得更沉穩(wěn)、更強大,訓(xùn)練也更認(rèn)真了。
從2公里到14公里
騎車是每日必修課
球球的父母說,讓球球玩平衡車,還有一個初衷,就是讓孩子強身健體。葉女士說,球球從小是過敏體質(zhì),有過敏性鼻炎加哮喘,并發(fā)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本來準(zhǔn)備做腺樣體和扁桃體手術(shù),后來還是決定通過運動來增強體質(zhì)。
張先生說,一開始他只是陪著球球在小區(qū)里騎平衡車,后來開始拉練。晚上,他們戴好護具、穿上反光衣,從東芳山莊出發(fā),騎到加州商業(yè)廣場。后來,到會展中心、觀音山,從來回2公里到10公里再到14公里,從來回半小時到2小時。每天,父子倆一路欣賞沿途風(fēng)景,球球覺得訓(xùn)練很有趣,從未喊過累,每天很期待和爸爸一起騎車。
葉女士說,之前在島內(nèi)沒找到合適的運動館,每周丈夫就帶著球球去島外運動館訓(xùn)練,風(fēng)雨無阻。玩平衡車以來,球球的身體變好了。
“把比賽當(dāng)旅游,增加親子互動。”葉女士說,只要時間允許,球球參加比賽一般都是一家四口一起去,弟弟從7個多月大就開始陪哥哥參賽。家里的分工很明確,張先生陪球球熟悉賽道、陪練,葉女士負責(zé)比賽報名、訂機票、訂酒店等,做好后勤服務(wù)。兩個孩子喜歡游泳,她就訂有游泳池的酒店。比賽完,他們就陪著孩子在當(dāng)?shù)毓涔洹?/p>
鏈接
什么是平衡車?
平衡車,又叫滑步車,騎行時幼兒雙腳持續(xù)交替蹬地來提供滑行動力。有人戲稱平衡車是“沒有腳蹬子和車鏈子的自行車”。兒童騎平衡車,可以鍛煉平衡能力、反應(yīng)能力、力量、耐力等,對于提高專注力也有幫助。
孩子騎行前,要先穿上專業(yè)的騎行褲,佩戴頭盔、護具。騎行時,動作姿勢要到位。家長要定期找專業(yè)教練幫忙調(diào)整車把、坐桿高度等,以適應(yīng)孩子的生長。
(文/記者 林珊 圖/記者 劉東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