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池突然崩開,負極部分將蓋子撞出缺口。
臺海網7月3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家住在長樂路的彭先生在家里吃早飯,突然聽到砰的一聲,一節(jié)7號電池的負極部分炸開了,彈到榨菜罐子的鐵蓋子上,還撞出了一個小缺口。“太嚇人了,幸好沒有彈到自己身上,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近日,他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此事。對此,電池廠家表示,發(fā)生爆炸的電池是假冒偽劣產品。
夏季高溫,家中發(fā)生火險的幾率也相應提高。對此,記者采訪了思明區(qū)消防大隊培訓講師,為市民做好消防安全支招。
【事發(fā)】
電池負極從電視柜彈到餐桌 將瓶蓋撞出缺口
彭先生說,7月23日上午9點多,他正在家里吃早餐,突然就聽到“砰”的一聲,“就像鞭炮聲響一樣,還挺大聲的”。在家里仔細尋找后,他發(fā)現,放在電視柜上面的兩節(jié)南孚7號電池不太對勁。“其中一節(jié)似乎是炸開了,摸上去有些燙手,負極部分不見了。”他說,后來在餐桌上一個榨菜罐子的蓋子上找到了電池負極,而且把蓋子撞出了一個小缺口。
“電視柜離我吃飯的地方有三米遠,居然能彈這么遠,這要是彈人身上或眼睛上,后果不堪設想。”彭先生越想越擔心,趕緊就聯系了南孚電池的客服人員,后者比對他提供的照片后表示,發(fā)生爆炸的電池系假冒偽劣產品,建議他將同批次的電池妥善處理。彭先生說,這些電池買來已經有兩三年了,忘記在哪里買的,電量快用完了,就隨手放在電視柜上,沒想到會突然爆炸。隨后,他將剩下的幾節(jié)電池用塑料袋包好扔了。
【回應】
盡量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 存放環(huán)境溫度不超40℃
記者聯系了南孚電池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正品電池的生產日期有專用的字體和點陣,而根據彭先生提供的照片,發(fā)生爆炸的電池上,生產日期點陣模糊,還有毛邊,明顯是假冒偽劣產品。
工作人員表示,假冒偽劣電池沒有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生產,因此存在粗制濫造、內部不純、產生氣體多、內部壓力大等問題,加之鋼殼比較薄,卷邊封口壓力比較低,而且沒有防爆設施,因此容易發(fā)生自爆。
他建議,消費者應選擇當地值得信賴的商場超市購買電池產品,并盡可能保留購物憑證。同時,家里存放電池時,應注意清潔、涼爽、通風;溫度一般不超過40℃,相對濕度一般不大于65%為宜;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存放時應排列整齊,切勿正負極相連,以免造成電池的短路。
【提醒】
冰箱以外的家電 應適當斷電“放假”
思明區(qū)消防大隊培訓講師林樂坦說,近期火災多發(fā)的趨勢明顯,有些火災看似偶然,其實有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用電量增大、家庭用品和明火使用不當所致。
他提醒,適當給家庭電器徹底“放假”十分必要。不少人不用電器時,電源插座并沒有拔掉,事實上部分電器還在通電運行,時間長了就會老化或故障,容易引發(fā)火災。因此,除冰箱外,當周末或遇到惡劣天氣時,電視、機頂盒、空調、熱水器、燒水壺等都應切斷電源。
此外,家庭用品使用不當也可能引發(fā)火災。如殺蟲劑,其噴霧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易燃物質,遇到明火、火花或高溫便可能發(fā)生燃燒或爆炸。另外,諸如香水、花露水、空氣清新劑、摩絲等,酒精含量高,使用時應遠離明火、高溫物體,存放位置的溫度不高于50℃,不宜放在廚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