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些古井已經(jīng)不見蹤跡
在老城區(qū)里,還有的古井名成了地名。
比如,文淵井、四孔井、大井腳巷、頂井巷、下井巷……而今,這些古井已難尋蹤影,但有的地名保留至今,有的地名卻消失殆盡。
文淵井,就在文淵井巷,江夏堂附近。起初,這個巷子不叫文淵井巷,叫蚊煙井巷。“因為這里曾是生產(chǎn)蚊香的商鋪集中地,用井水做蚊香,但大家覺得這名字不好聽。”郭老說,廈門圖書館的第一任館長周殿熏住在附近,他是廈門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18歲即被聘為玉屏?xí)捍蠖拢?ldquo;當時的廈門圖書館也就在‘蚊煙井巷’,周殿熏每天上班都要經(jīng)過這條巷子,久而久之就把巷名雅化成了‘文淵井巷’”。

◆井圈由整塊石頭制成的古井,還刻有“天干地支”等字(資料圖)
而周殿熏的家在周厝巷26號,他家的古井是八角形井,旁邊還寫著“天干地支”四個字,后來因建中華城,古井不見蹤跡,但巷子名稱保留至今。
當然也有令人遺憾的,下井巷,在中華城附近,不僅古井沒有了,連巷子名字都沒保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