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埔北二里某小區(qū)內(nèi)種植的四季桂。
臺海網(wǎng)4月10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走在廈門四月的街頭,一陣幽香襲來,沁人心脾,趕緊湊著鼻子在路旁的灌木中尋找,香味又似乎沒了蹤影。仔細尋找,才發(fā)現(xiàn)綠葉叢中,開滿了如米粒般大小的小白花。近日,許多的廈門市民都碰到了這樣的“小確幸”。
這不是桂花嗎?為何此時開花?對于一些新廈門人,特別是許多來自北方的新廈門人來說,廈門四月滿城桂花飄香,著實令他們感到有些驚訝。
其實,老廈門人基本知道,廈門的桂花是四季桂。顧名思義,四季桂一年四季都開花,而每年的三四月份,正進入比較集中的開花期,給美麗廈門增添了滿城的桂花香。
市民驚喜“闖入”桂花香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玉棵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在吟誦桂花的詩句中,桂花大都是農(nóng)歷八月才開花,常和農(nóng)歷八月十五的圓月、天文大潮一起出現(xiàn)。
其實,廈門的四季桂和古詩詞里的桂花并不是一個品種。
“廈門的桂花是四季桂,北方秋天才開的桂花一般是丹桂,二者有很多不同。”來自思明區(qū)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的植物專家介紹,丹桂長得很高,是樹,而廈門的四季桂比較低矮,是大灌木。二者對溫度的適應也不同,丹桂在廈門比較難開花,因為廈門的秋天很難達到丹桂需要的較低溫度,閩北山區(qū)才符合這個溫度條件。
“不過它們的香味和花的形狀是差不多的。”專家介紹,無論四季桂還是丹桂,給人帶來美好的體驗是一樣的。
昨日上午,在四季桂種植比較集中的中山公園,來這里休閑的市民、游客熙熙攘攘,洋溢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山公園桂花開,大媽們歡快地跳起廣場舞。
“我特別喜歡桂花香味,不會太濃烈,聞著特別舒服。”在中山公園晨練的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就住在中山公園附近,出來散步一路上都能聞到悠悠的花香,和很多香氣濃烈的花相比,這種若有若無的香味不會沖鼻。散步的時候有桂花香相伴,真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
“不經(jīng)意間聞到花香,然后才看到桂花,這個過程很有趣。”正在公園帶小孩玩的市民鄒先生說,賞桂花時“動用”到鼻子和眼睛的順序,和欣賞其他花是不一樣的。因為花朵很小,很難被發(fā)現(xiàn),突然闖入花香,反而給人帶來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