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去年,廈門市教育基金會資助貧困大學生(大一新生)664名,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在廈參加高考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資助6批40名大病教師,并第二次獲評5A級基金會稱號。昨天,市教育基金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及今年的工作思路。
總結(jié)市教育基金會過去一年的資助工作,亮點很突出:對貧困大學生和大病教師的資助,不僅僅只是錢物上的補助。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潘世建說:“市教育基金會不是簡單地當‘二傳手’,我們是在搭橋鋪路,把社會的關愛輸送到貧困大學生和大病教師身邊。”
去年,市教育基金會的領導、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一起,走進很多的貧困大學生家里,特別是外來隨遷子女的家中。潘世建說,外來務工人員為這個城市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全社會應該感恩、關懷他們,并把資助的胸懷敞得更開一些。
去年在與海峽導報攜手開展第十五年的愛心助學活動中,愛心企業(yè)還創(chuàng)新助學形式,為兩戶貧困學生改造房屋,改善高考生家庭的居住環(huán)境。
大病教師是教育基金會另一個重點資助對象,這些大病教師大部分都是癌癥教師,對他們的資助刻不容緩。近幾年來,市教育基金資助大病教師的頻率,從最早的一年資助兩次,逐步增加為去年的6批40名,去年對大病教師的資助金額為78.5萬元。
來自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該基金會共獎勵、資助師生6585人,獎助金額2079.3萬元。其中,獎勵教師2615人,金額588萬元;資助教師322人,金額125.5萬元;獎勵學生1908人,金額81萬元;資助學生1740人,金額1284.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