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0月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文 北斗/圖)廈門到莫斯科,他騎著摩托車行程一萬兩千公里,成為騎行橫跨亞歐大陸第一人。抵達莫斯科,他將摩托車打包寄回,開始背包游歷歐洲和非洲。而這,不過是他13年“背包客”生涯的一個花絮。他叫陳及濱,別名北斗,土生土長的廈門人。
這個辭去高薪環(huán)游世界的男人,腳踝紋著世界地圖,如今這雙腳已踏過40多個國家。自行車、摩托車、火車、徒步……他只想嘗試,而非博眼球。無論外界如何將他“神化”,北斗自己知道,這不過是另一種生活而已。
去看沒看過的風景,去做沒做過的事,去見沒見過的人,去喝沒喝過的酒??磯蛄耍倩貜B門,吹一吹海風。
一盞暖黃的燈 讓他想要背包闖世界
一個溫暖的午后,導報記者約訪北斗。黝黑的皮膚,落拓胡碴,一身隨性裝扮,一個溫暖的笑容,看似狂野的外表下,隱藏著對生活的熱愛。“我從小就無拘無束。”打開話匣的北斗聲音不大,語速較快,邏輯清晰,仿佛當年那個知性的阿里工程師。
他生于海滄東孚小鎮(zhèn)。“小時候,最喜歡爬到山頭,看綠皮火車,很羨慕那些坐著火車去遠方的人”。就這樣等火車嗚嗚地開過來,再目送它嗚嗚地開走,腦子里想著,山的那一邊,是什么樣的風景?
十年前大學畢業(yè),他順利進入阿里巴巴集團,憑借著吃苦耐勞和互聯網專長,他深得器重,年薪豐碩。然而5年前,29歲的北斗選擇離開這個蒸蒸日上的團隊。他說,那緣于一盞橘黃的燈。
北斗還記得,有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透過窗戶看見鄰居家燈光暖黃,一家人圍坐吃飯,其樂融融。饑腸轆轆的他,一陣孤單涌上心頭,想到吃完外賣還要分析數據,失落地扔了手機,倒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月光。“幸福是什么?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醞釀一段時間后,他毅然辭職回到廈門,靜心后,開始規(guī)劃一場遠行。
每到一個地方 最喜歡鉆進嘈雜市場
這樣的念頭也非一時興起,大學時北斗最愛看旅游雜志,憧憬著背包闖世界。2005年,他當起背包客。2009年,他千里單騎進藏。那時騎車進藏還未變成全民娛樂,形單影只,“看起來有趣,嘗試了才知道個中滋味”。
2013年,他回到廈門,經營民宿,做起“自由設計師”,有了大把的時間可支配。他重新背起行囊,逛遍東南亞,穿越中東,到達土耳其……“我?guī)缀趵@過所有戰(zhàn)區(qū),不想追求刺激。”去年5月,從埃及回來,他又去英國自駕,去俄羅斯看世界杯。
每到一個地方,他最喜歡鉆進嘈雜市場,拿出自帶的鐵鍋烹飪當地美食。年紀漸長,北斗不再喜歡走馬觀花,而是長時間在某個城市停留,看看不同的面龐和笑臉。比如他最愛的曼谷,一連去了5次,每次都是久居,與原住民融為一體。“在酒店打開電腦工作,累了就去市場逛逛,就像在家一樣。”他也會睡到下午,傍晚到恒河邊跑步,再去酒吧喝個小酒。
兩年前,在土耳其的旅行中,幾名背包客的摩托騎行給了他啟發(fā),回國后他考取摩托駕照,買了臺1萬多元的摩托后,開始摩托之旅,“沒想到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旅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