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1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媽媽的言語或目光,總是碰觸到一個人心底最柔軟的所在。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有一個詞匯或一個句子簡單去形容媽媽對孩子的愛。
母親節(jié)本是外國的節(jié)日,流行到中國,算是一個“洋節(jié)日”。這些年來普及流行起來,究其原因,是大家都有認同感。每個人都有母親,兒女們借著這個節(jié)日表達對母親的感恩,是情感所需。
昨日是母親節(jié),導報記者走訪育秀中心公園,一名八九十歲的老大爺,笑著對一名被攙扶著出來散步的老阿婆說道:“今年是你的節(jié)日呦,你兒子有沒有給你買花呀?”這一幕足可見得如今母親節(jié)的普及程度。
在這個節(jié)日里,導報記者征詢了一些讀者想對媽媽說的話。他們之中,有8歲的小學生,有年輕的女白領(lǐng),也有50多歲的中年男人。媽媽們無私的愛,都是孩子們銘記在心里的最美的風景。
辛勤的媽媽 冒著大風出去買菜
金尚小學二年級 陳樂瑤
媽媽,我想對您說,您每天都要傍晚六點才下班,然后一回到家又要煮飯、洗地板……從早到晚馬不停蹄地忙著,有時候,您還要看我的作業(yè),檢查我有沒有背單詞、做手機作業(yè)。其實這些事我應該自己記得。
有時候,家里的菜吃完了,媽媽還要冒著大風去買菜,有時候還要曬著(頂著)大太陽帶弟弟出去玩。
所以,祝媽媽母親節(jié)快樂,一定要按時休息!
嚴厲的媽媽 為教我半夜自己學樂譜
馬巷中心小學六年級 林嘉妮
“我也知道你學習苦,也不要求你成為第一,如果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庸碌無為,去借口平凡可貴,我敢保證,將來你會非常后悔……”
媽媽,這是您夾在我古箏書中的小紙條,這段話,我將一輩子銘記于心。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您就“逼我”學古箏,每當我望著小伙伴們在窗戶外盡情地玩耍,而我卻只能整天面對枯燥的音符和您嚴厲的目光,我對古箏產(chǎn)生抵觸情緒,我總是抱怨:你為什么這么嚴厲?
后來有一天,我半夜起來喝水,卻聽見客廳中有聲音,走近一看,您正拿著我的古箏樂譜一個音一個音笨拙地唱著,我恍然大悟,原來您是這么琢磨來的?是什么使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能熟唱樂譜?這是人間最偉大的母愛!這時,我的心是滾燙的。
是誰每周風雨無阻地送我去學古箏?冬天是誰頂著寒風等我?夏天,又是誰頂著烈日等我,是您——我的媽媽。
漸漸地,我對古箏有了興趣,當我拿著古箏七級證書在您面前時,您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明白,這是欣慰的淚水。
媽媽,在這個您的節(jié)日里,我想對您說,謝謝您,我愛您,您辛苦了!
可愛的媽媽 “偷偷”用我的護膚品
思明區(qū) 彩虹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我的媽媽像天底下的媽媽一樣平凡簡單。記憶中她不怎么化妝,偶爾出門前抹點面霜。
我長大出來工作慢慢學會了梳妝打扮,也會買各式各樣的護膚品了。而媽媽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給自己買這類東西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常會在我起床前,輕手輕腳進到我房間,拿起桌上的一瓶護膚品,擠一點在手心,往臉上輕拍幾下,走出房間。
雖然我心里會覺得我的護膚品可能不適合她,也覺得媽媽應該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護膚品,但我終究還是沒有打破這個習慣,因為這可能是媽媽和我之間特有的一種聯(lián)系。
當我們越來越忙,早出晚歸,甚至每天和家人說不上幾句話時,這也許是她能找到的最好的陪伴方式吧。哪怕僅僅是多看一眼的時間,也在小心翼翼地爭取和維系呀。很幸運,我竟是懂了。不過趕在母親節(jié)前,我還是準備了一盒適合媽媽的面霜,希望她永遠快樂美麗,雖然我又有預感要被她念叨:“你怎么又亂花錢!”
要強的媽媽 拄著拐杖前來看望我
同安區(qū) 李大海
母親年近九十,年輕時經(jīng)歷過無比艱難的日子,一度吃不飽飯,都是靠著自己的雙手挺了下來,和已經(jīng)逝去的父親養(yǎng)大了六個兒女。
這兩年來她身體漸衰,得拄著拐杖才能在村子里行走,而且走得很慢,直到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她老了,很老很老。她很倔強很要強,自己一個人住在老房子,不肯住到兒女的新房子,做飯、洗衣、打掃全都自己一個人堅持做,不讓她做,她還不肯,她害怕自己成為一個沒有用的人,不想成為負擔。
前一陣子我身體有恙,無法出門,也沒辦法去看她,她知道后很擔心,經(jīng)常要走一段路過來看我,她也不想麻煩誰帶她,每次都自己來。她很怕狗,有時她過來,鄰居家狗會叫,我害怕她出意外,幾次勸她,她都不聽,說運動運動也好。最后一次她過來,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幾天后,她在醫(yī)院查出患有晚期腫瘤……
一生要強的母親,這時候才接受子孫兒媳的照顧。人生路上有許多景色,父親像一座偉岸高山,母親可以是潺潺的小溪,可以是清晨的露珠,可以是碧藍的天空,也可以是溫馨的和風……母親,永遠是人生路最美的風景。母親,我愛您。
欄目征集
廈城故事多,我想要懂你。“我想要懂你”是導報最新推出的情感欄目,設(shè)有“婚戀家庭”、“廈漂一族”、“我想你懂”、“人生風景”、“職場故事”、“時光剪影”、“特立獨行”以及“正是少年”等欄目。
歡迎訴說你的情感故事,或通過導報表達你對某個人想要說的話,也歡迎你分享你的人生經(jīng)歷或感悟。醫(yī)生、警察、程序員等特定的職場人士,也可以通過導報發(fā)聲。如果你手里有一些有意義的老相片,也歡迎你與大家分享相片故事。我們也渴望了解年輕人的情感世界,所以開辟“特立獨行”和“正是少年”兩個欄目。
若你想傾訴或投稿,請撥打?qū)鬅峋€968801或添加微信809757020,也可發(fā)送電子郵件至809757020@qq.com,紙質(zhì)書信請發(fā)至海峽導報新聞采訪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