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同一時期建起的三座溪橋
見證古同安水陸運輸之盛
五顯第一溪橋還是同安通往泉州府的古道橋。說起第一溪橋,不得不提第二溪橋和第三溪橋。這三座古橋建于同一時代,分布又密集,可見古同安長興里一帶水、陸交通運輸?shù)陌l(fā)達程度。
《同安交通志》記載:“第一溪橋、第二溪橋、第三溪橋,元大德年間建”?!度f歷府志》記載:“以上三橋俱在城東五里許,一溪逶迤,經(jīng)東、南(二橋)達于海。”《同安文史資料》記載,同安縣城之東的同山西麓,有村曰五顯宮(現(xiàn)鎮(zhèn)政府所在地),布塘溪和西洋溪就在五顯宮村西匯合注入東溪,于是當?shù)厝嗽谖屣@宮村附近建三座古橋。同安城門關(guān)閉,商旅百姓就在橋邊歇腳,五顯宮村漸成集市。
據(jù)《同安交通志》記載,五顯第一溪橋全長64米,寬2.3米,船式橋墩,8墩9孔;五顯第二溪橋位于五顯廟前,近60年來經(jīng)過4次修繕改建,現(xiàn)在此橋半古半今,已非昔日古樸風(fēng)貌;五顯第三溪橋在垵爐村,原橋3墩4孔。
在古橋旁影視城上班的黃先生說,他小時候常見拖拉機從橋上開過,運貨進城。如今,古橋成為釣魚者的集中地,也是影視城的“晴雨表”,橋下不通暢,影視城就容易淹水。同安一中教師黃獻磅回憶,小時候常騎著自行車過古橋去上學(xué),古橋石板光滑,有縫隙又沒護欄,每次過橋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車技不好的同學(xué)都只能推著車過橋。
原文鏈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5/10/100361271.shtml
原文標題:同安這座700多歲的古橋 首次大修由金門人捐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