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自己種的菜 塞滿了后備廂
昨晚回到廈門,高惠娜的老公從車上搬行李進屋,他進進出出搬了好幾趟。從平和到廈門的車程雖不長,但一路上,車子確實“負重前行”。車的后備廂里,塞滿了她的婆婆親自種的白菜、包菜、蔥、蒜、地瓜,副駕駛座前面壘著好幾箱雞蛋、鴨蛋,就連后排座椅上也塞滿了東西,以至于高惠娜只能將一些物品擱在大腿上才有坐的地方。
“我們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會回婆家,每次要回廈門的時候婆婆都給我們包紅包,讓我們一路順順的。”高惠娜動情地說,這次春節(jié)回去也是,婆婆殺雞、殺鴨,準(zhǔn)備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這些新鮮的蔬菜,都是在他們回來前,婆婆剛從地里采摘下來的。
如今,高惠娜已身懷六甲,再過幾個月,他們即將迎來一個新的生命。“婆婆說了,等孩子出生了,她就來廈門幫我?guī)Ш⒆印?rdquo;高惠娜說,善良樸實的婆婆,從來都只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而他們也希望,能早點接婆婆過來一起生活,讓她在廈門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晚年。
剛回廈門 就想念婆婆做的美食
前天晚上,剛回廈門的蔡燕珠招呼許多親友來家里吃飯。她特意拿出了從婆家廣西南寧帶回來的扣肉??廴猓瞧牌攀孪戎蠛美鋬銎饋淼?。按照婆婆教的烹飪方法,她只需加入一些蔥姜蒜、黃皮醬調(diào)味即可,可是當(dāng)她滿懷期待地端出扣肉,自己先嘗了一口,卻發(fā)現(xiàn)完全不像在婆婆家吃的那個味道。“白切雞也是。我按照婆婆教的方法做,卻怎么也做不出一樣的味道。”蔡燕珠笑著說,才離開沒多久,她已開始想念婆婆做的美食。
扣肉、臘腸、叉燒、粽子……從南寧回廈門時,蔡燕珠和丈夫還有5歲的兒子,除了帶兩個大行李箱、兩個大背包,還加上了四五箱婆婆為他們準(zhǔn)備的美食。帶著沉重的行李,坐了十幾個小時的動車,一路上,他們累,卻覺得幸福。
“我們每次回去,婆婆都一個人忙前忙后張羅著各種美食。知道我愛喝她煲的黃骨魚湯,春節(jié)期間,婆婆在湖邊等了兩三個小時,等待漁家釣起新鮮的黃骨魚,回來煲上好幾個小時。那湯汁,黏稠鮮香。至今讓我回味。”
“婆婆總是說我們好好的,她就好了。新的一年,我們夫婦倆會在廈門好好奮斗,賺錢,用心培養(yǎng)孩子,還打算將家里重新改造、裝修一番,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原標(biāo)題:家鄉(xiāng)美食塞滿冰箱 親人牽掛常記心間
原鏈接:http://epaper.xmnn.cn/xmrb/20180224/201802/t20180224_516066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