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翔大道海滄段提升改造工程在做最后的瀝青攤鋪施工。(本報記者王協云攝)
臺海網2月1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經過參建單位四個半月的努力,今日,海翔大道海滄段(公鐵立交-孚蓮路段)提升改造工程主線正式通車,較合同工期縮短了近八個月,這條島外交通“大動脈”以全新面貌投入春運道路運輸保障。
系統性設計方案 注重“對癥下藥”
去年9月30日,海翔大道海滄段提升改造啟動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相關工作,多次組織聽取方案匯報;行業(yè)主管部門市交通運輸局精心籌劃,按照“節(jié)約投資、合理利舊”的原則制定系統性的提升方案。
“改造工程,是根據道路的實際功能,進行系統性提升。”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解決海翔大道海滄段路面破損問題的同時,也加強了該段道路的各項能力。”
提升方案,注重“對癥下藥”,在這方面,市交通運輸局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統籌全局,進行周密布置。比如,路面最怕的就是長時間積水,為了改善排水情況,方案通過調增道路雨水管管徑提升了總體排水能力,消除雨水倒灌的隱患;根據路面病害大數據,方案采取“在現狀道路做路基加鋪路面結構層+新建路面結構層”的強化方案,既加快施工進度,也減少施工對通行造成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