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進入集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志愿者便會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集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二樓填表桌,5支水筆有3支斷水或沒有筆芯。

▲集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內(nèi),一臺自助復印機內(nèi)的紙張被使用完了,未及時添加。

▲海滄區(qū)行政服務中心服務窗口工作時間無人在崗,并未提示“本窗口暫停服務”。

▲梧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大廳內(nèi),有一臺機器無法讀取身份證信息。
臺海網(wǎng)2月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日常生活中,市民辦理就業(yè)、計生、住房等業(yè)務,免不了要與社區(qū)、街道或相關(guān)職能部門的辦事窗口打交道。墻上掛著“馬上就辦”“服務周到”等標語,是否落到實處?就硬件設施和服務質(zhì)量來說,還有哪些有待提升的細節(jié)?近日,本報記者對海滄區(qū)行政服務中心、集美區(qū)行政服務中心、思明區(qū)梧村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海滄區(qū)海達社區(qū)、海興社區(qū)等辦事窗口進行了暗訪。
鏡頭1
工作人員不在崗 未標明“暫停服務”
時間:1月29日10:56起
地點:海滄區(qū)行政服務中心
走進辦事大廳,記者看到27號至29號窗口處辦事群眾較多。盡管有叫號辦理,但不少人都圍在窗口前,秩序略顯混亂。而此時,位于大廳中間的幾名引導員,并未前來疏導。
11:01,在1號窗口,記者看到LED顯示屏上還提示著“本窗口正在辦理A1012號業(yè)務”,但窗口前并沒有辦事群眾;此時,一名工作人員靠在1號窗口柜臺內(nèi),背對著大廳,和1號窗口的工作人員在交談。11:20,7號窗口處,4名工作人員聚在一起談笑風生。
記者還發(fā)現(xiàn),部分工作人員上班期間離開崗位,但并未提示“本窗口暫停服務”。11:04,16號窗口無工作人員在崗。11:19,9號、10號窗口無工作人員在崗。11:22,17號窗口和18號窗口都無人在崗,但18號窗口有標明“本窗口暫停服務”,17號窗口則沒有,形成明顯對比。
硬件設施方面,記者看到有兩臺自助服務設備出現(xiàn)故障。一位老人不懂如何操作自助打印機,但沒有工作人員上前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