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金聰正在指揮交通,護送孩子過馬路。
臺海網(wǎng)1月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最近,一條名為“79歲老兵十八年堅守,護孩子過斑馬線”的視頻感動了不少網(wǎng)友。視頻由網(wǎng)友“鏡頭小哥”拍攝。鏡頭下,退伍老兵高金聰一邊用高音喇叭播放著交通類宣傳語,一邊高舉小紅旗,在川流不息的車輛中護送著剛放學的小學生。網(wǎng)友“河北省地震局”說:“一年兩年是難得,三年五年是寶貴,可是在十八年的堅持面前已詞窮。感動,致敬。”網(wǎng)友“day憶然”也感慨道:“溫暖,人間大愛,希望老爺爺身體健康!”
頭戴紅帽身穿舊軍裝
近日上午11時許,本報記者在金尚小學門口見到了高金聰。當斑馬線一端的孩子們越聚越多時,高金聰迅速揚起手中的旗幟,馬路兩側(cè)的車輛循著指示停下后,孩子們沿著斑馬線順利通過……半個多鐘頭過去了,高金聰有條不紊地指揮著。金尚小學大門口車多路窄,但這期間,沒有一輛車鳴喇叭催促。
頭戴紅帽,身穿志愿者馬甲,一襲舊式軍裝加身,腰上還掛著80多個U盤,高金聰打扮頗有些另類。“U盤里都是我自己編的宣傳語,交通安全、防火防盜、防詐騙分門別類,插到喇叭上,隨時隨地都能播放。”
從金尚小學落成后,高金聰就開始在這邊義務指揮交通,護送小學生過馬路。十八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我是共產(chǎn)黨員,在部隊年年被評為學雷鋒標兵。轉(zhuǎn)業(yè)到地方更要將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高金聰說,想盡己所能為美麗廈門貢獻力量。
2011年被評為“感動人物”
高金聰出生于1939年,當過十年兵。1970年轉(zhuǎn)業(yè)后進入廈門機械廠。從那一年開始,高金聰就給自己布置了一項額外任務:只要有空閑,他就會四處去撿垃圾。
周一至周五,一天四趟接送孩子們過斑馬線,周六周日固定去第一碼頭撿垃圾。在老伴陳阿姨眼里,高金聰是個極其固執(zhí)的人。“給他買其他衣服都不穿,長年累月就那一套舊軍裝。年輕時就常幫別人拉煤球,退休后,除卻生活費,一個月只剩一千多元,自己舍不得花,聽說哪兒有失學兒童,就都捐出去了。”陳阿姨說。
“我讀小學時,高爺爺就在這邊義務指揮交通,現(xiàn)在我參加工作了,高爺爺還在這邊指揮交通。”家住附近的周先生說,早些年,不能理解的人也曾反對過高爺爺,但時間能擊碎一切非議。而高金聰?shù)囊痪湓挘堑莱隽怂某跣摹?ldquo;我是師范學校畢業(yè)的,盡管沒能當上老師,但我能在大后方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我要做到心臟跳動的最后一刻!”
也因為十幾年來堅持義務做這件事,2011年,高金聰就在市委文明辦和廈門日報共同主辦的“感動廈門十大人物”活動中被評為“感動人物”,當時,本報也給予了報道。
是廈門日報忠實粉絲
其實,高金聰與本報的淵源不僅于此。高金聰說,每天讀書看報,也是他的生活內(nèi)容之一,他是廈門日報的忠實讀者。
“日報、晚報、晨報,我每年都定,廈門日報我更是從轉(zhuǎn)業(yè)回來就看到現(xiàn)在。”高金聰說,每每在生活中遇到有所觸動的細節(jié),他都會撥打本報讀者熱線968820傾訴。一年前,看了本報關于環(huán)保類新聞后,高金聰隨口就編出了一條順口溜:一切垃圾不落地,統(tǒng)統(tǒng)能進垃圾桶里去,垃圾不落地,廈門更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