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騙術
先盜QQ號,再忽悠家長
導報記者從反詐騙中心了解到,近期廈門發(fā)生多起該類型詐騙,受害者都是在校學生的家長,尤其以初中、高中學生家長為主。
此類詐騙案件,都是受害者的子女的QQ被盜,隨后騙子冒充子女向受害者發(fā)送虛假信息,謊稱學校要報補習班或者培訓班,并提供一所謂的“補習班”、“培訓班”報名老師電話,隨后受害者主動聯(lián)系“老師”后,對方多次以“培訓費”、“押金”、“材料費”等理由要求家長轉賬匯款。
民警提醒說,針對此類騙術,家長、學校、學生可用“三招”防范。首先,家長接到此類信息時,一定要與自己子女、學校老師或子女同學家長核實情況,可以電話核實,也可當面核實,切不可輕易向陌生帳號轉賬匯款。
其次,學校要及時通過QQ群、短信等途徑向家長進行此類警情預警。
最后,市民平常在使用社交工具諸如QQ、微信時,要妥善保管好個人賬號信息,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以免賬號被盜造成損失。
警方提醒
學生家長,小心這些騙術!
臨近期末,反詐騙中心民警提醒說,學生家長還要注意防范另外兩種詐騙套路。
騙術1:木馬鏈接詐騙短信
犯罪嫌疑人針對學生家長,發(fā)送附帶木馬鏈接的詐騙短信,內(nèi)容多以“在校成績”、“在校表現(xiàn)”為主。一旦點擊短信進入以后,手機被植入木馬程序,銀行卡通過消費方式被盜刷。
警方支招:遇到以上這些情況,不法分子一般掌握到了家長的信息或者孩子的姓名,利用家長相信學校和老師的心理,想看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放松了警惕,進行詐騙。學生家長切記不要慌張,第一時間和學?;蚝⒆颖救舜_認,不要輕易匯款或點擊不明鏈接。
騙術2:冒充老師借錢送禮
這類詐騙專門瞄準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不法分子抓住學生思想單純,害怕不借錢會得罪老師的心理,遂以“班主任”、“導師”之名設計陷阱伺機詐騙。騙子會先以老師或校領導等身份,打電話找借口讓被騙者到辦公室。估計要到辦公室后,又改口稱有事急需用錢,需要借錢。
警方支招:防止這類詐騙很簡單,遇到陌生電話打進來,多個心眼先通過其他途徑核實情況,遇到電話借錢的事,不要輕易轉賬匯款,最好當面核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