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弟”借錢的聊天記錄
臺海網(wǎng)11月11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微信上結(jié)識的“弟弟”,多次開口向小妍借錢,她都滿足了對方。沒想到她的善意把“弟弟”的胃口越養(yǎng)越大,兩個月后,當(dāng)“弟弟”以治療情傷為由再次借錢得手后,玩起了失蹤,小妍這才意識到對方是個騙子。昨日,記者從殿前派出所了解到,涉嫌詐騙的“弟弟”鄭某民已被警方抓獲。
小妍老家在漳州,在廈門打工。兩個月前她回到老家辦事時,因無聊通過微信查找“附近的人”,與一個微信名為“農(nóng)民”的網(wǎng)友加了好友。兩人聊得很投機,還視頻通話了幾次。慢慢熟悉以后,兩人以姐弟相稱,對方比小妍小兩歲。
沒過多久,“弟弟”就以手機欠費為由向“姐姐”借錢充話費,后來又說要給工人發(fā)工資,再次向小妍借錢。由于每次借錢的金額都不大,小妍都沒放在心上,甚至也沒有向“弟弟”討債。
11月7日,“弟弟”向小妍訴苦,說剛和女朋友吵架,心情很不好。小妍安慰他,“弟弟”卻說只有用紅包才能彌補他的“情傷”,而且還要求數(shù)額是“1314”“520”“666”“999”之類曖昧或吉利數(shù)字。
他告訴小妍,拿了紅包是要“截圖發(fā)朋友圈氣女友”,并承諾一個小時后就會把錢還給小妍。小妍相信了他的說法,先后通過發(fā)紅包或微信轉(zhuǎn)賬的方式給“弟弟”5988元。
兩天后,小妍想讓“弟弟”還錢,可是撥打?qū)Ψ降碾娫拝s一直無人接聽。她到“弟弟”所說的漳州龍海的住處去找他,卻發(fā)現(xiàn)這個地址根本就不是住宅,她還從當(dāng)?shù)嘏沙鏊私獾剑?ldquo;弟弟”所說的那個村里根本就沒這個人。
打電話不接,名字和住址都是編造的,小妍這才明白遇到的是個騙子,她到殿前派出所報了警。就在她報警時,失蹤兩天的“弟弟”突然在微信上現(xiàn)身了,再次開口要借4000元,說湊足一萬元并保證歸還。民警就此和小妍將計就計,要對方來廈門取錢。
昨日凌晨1點多,“弟弟”剛到殿前,就被民警查獲并帶進了派出所。據(jù)查,這名男子叫鄭某民,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刑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