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廈大白城路段車輛出現(xiàn)單向滯留。
臺海網(wǎng)10月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廈門會晤成功舉辦、鼓浪嶼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讓廈門在國慶中秋長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流、車流。雖然交警部門采取了一系列交通疏解措施,但在車流高峰期,主要景區(qū)、進出島要道等主要路段依然不同程度出現(xiàn)車輛滯留的現(xiàn)象。9月30日至10月2日,本報記者連續(xù)3日對路況進行實地觀察,并采訪相關人士、熱心群眾,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的交通疏解能力建言獻策。
9月30日下午開始,我市多條主要道路,特別是“四橋一隧”等進出島通道,都不同程度出現(xiàn)車輛排隊現(xiàn)象。為什么會堵?我們可以從高速車流量找答案。
9月30日,廈門高速出入口總流量約為21.45萬輛次,比去年同期多了2.81萬輛次,10月1日總流量更是高達27.49萬輛次,比去年同期多了約3.15萬輛次。
但長假的第一天――10月1日,我市交通卻出乎意料的順暢。10月2日的交通整體也是平穩(wěn)有序。
1日下午3時起,記者沿著南普陀、廈大、白城、曾厝垵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車流量不小,其中外地車不少,既有周邊地市的,也有從浙江、陜西、貴州遠道而來的。行車途中,除了偶爾遇到路口紅燈、斑馬線有行人通過需要停車排隊外,整體通行還是比較順暢。但記者也發(fā)現(xiàn),不少外地車車速較慢,其中有些司機是流連美景,還有一些則是因為對路況不熟,一邊伸長了脖子看指示牌,有的甚至偷偷拿起手機看導航。
下午5時許,記者趕到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視頻監(jiān)控也顯示,晚高峰期間,除了白城路段、翔安隧道因車流量大,車輛通行速度緩慢外,各主要景區(qū)、主要道路大多暢通。
據(jù)了解,除了車流量大,事故、車輛故障也是交通擁堵的成因,市交警支隊今年更是提前預判,在可能的堵點部署警力,并加強了視頻巡查的力度,民警能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調派警力,或采取遠程調處等方式解決。但進出島要道、主要景區(qū)周邊,堵情仍不時出現(xiàn),主要的原因還是驟增的車流量與有限的道路承載能力之間的“死結”。
數(shù)據(jù):昨日單雙號限行共處罰1347起
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昨日9:00-20:00,全市共查處違反單雙號限行的行為1347起,相關當事人將被罰款200元、記3分。
其中,監(jiān)控抓拍的1249起,民警現(xiàn)場查處的98起。違法行為高發(fā)地的前三名分別是:環(huán)島南路584起、鷺江道429起、思明南路118起。而根據(jù)車籍地統(tǒng)計,廈門本地車892起,本省其他地市車輛285起(其中前三名為:泉州117起、福州98起、漳州70起),外省車輛170起(以廣東省、浙江省車輛居多)。
交警部門提示,今日9:00-20:00,我市鷺江道等11條路段仍有單雙號限行措施,今日允許單號車通行,禁止雙號車通行,請廣大駕駛員注意遵守。
本報記者 黃璜 見習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林馮
分析:信息更通暢 交通就更暢通
對于如何治堵,本報記者采訪了幾位專家和群眾,他們根據(jù)我市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 進行專項系統(tǒng)組織
市交通研究中心交通規(guī)劃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注冊規(guī)劃師史志法認為,假期堵車是不少旅游熱點城市都會遇到的問題,除了有賴交警部門積極采取交通疏解措施,也需要多部門聯(lián)動,對旅游客流、交通流進行專項的系統(tǒng)組織。首先,我市目前的景點過于集聚,比如,說到去沙灘,游客就奔著環(huán)島路去了,如果環(huán)東海域濱海旅游浪漫線也能成為他們的選擇,真正拓展旅游產(chǎn)業(yè)的全域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壓力。其次是旅游交通的組織,外地自駕游游客的集散地如果能建設得更加完備,有便捷的旅游專線連接到各個景點,也將減少市區(qū)主要景點周邊的交通流。最后就是旅游交通信息的發(fā)布,旅游管理部門、旅游業(yè)者如果也能參與進來,在發(fā)布旅游產(chǎn)品信息、酒店訂房信息的同時推送交通指引,也會對治堵有所幫助。
>> 盡量減少駕車出行
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主任金國新認為,當交通需求超過其承載能力時,除了強化管理措施以外,還需要廣大交通參與者的配合來緩解交通壓力。建議廣大市民和游客,一方面盡量減少駕車出行,特別是到熱門景區(qū)、商圈或者停車資源緊缺的地方,應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另一方面,如果確有必要駕車出行,請?zhí)崆瓣P注廈門交警微博、微信,或者高德、百度地圖提供的路況提示,做到路況信息心中有數(shù),同時要文明駕駛,安全出行。
市政協(xié)委員、農工黨廈門市思明區(qū)基層委常務副主委韓斯疆認為,道路資源是有限的,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改善:一是作為交通參與者的廣大市民,盡可能地選擇綠色出行;二是作為交通管理者、媒體或者旅游、交通的服務業(yè)者,應當盡可能利用大數(shù)據(jù)和云計算等,不僅要對堵點進行更精準的預測,還可通過更廣泛的媒介公布更多服務性的信息。
>> 倡導文明交通理念
我市資深旅游從業(yè)者康繼鋒則認為,應結合《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guī)定》,大力宣導交通文明,特別是“行人違規(guī)橫穿馬路將被罰”等內容,讓市民游客更自覺遵守。此外,可以設置一些集散中心,供外地自駕游游客停車,然后換乘專線巴士進入市區(qū)主要路段或景區(qū),以緩解交通壓力。
福州游客王曉東說,剛才過馬路的時候,腳剛踏到斑馬線,好幾輛車都主動停下來讓我先過。這讓我覺得廈門這個文明城市真是名不虛傳。不過,也要多向外地自駕游的司機宣傳,讓他們一起遵守這些文明規(guī)范。
來自晉江的自駕游司機林文凱表示,雖然晉江和廈門很近,但他平常來得少,路也不熟,希望從高速下來之后,可以多一些廈門景區(qū)的指示牌,讓外地游客可以更容易找到,免得因為停車看導航給交通添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