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
逆行不戴安全帽一手騎車一手抽煙
○時間:11時05分○地點:仙岳路
記者在仙岳路靠近富環(huán)大廈公交車站路段看到,一輛電動車載著藍色外賣箱逆向行駛在機動車道上。雖然靠著人行道邊沿騎行,但不斷與反方向的機動車呼嘯而過,險象環(huán)生。
短短10分鐘內(nèi),記者就發(fā)現(xiàn)3輛外賣電動車逆行在仙岳路上,其中兩位騎手沒有戴安全帽。除了逆行在機動車道上,混行在仙岳路機動車道上的外賣電動車更多,將近中午飯點時間,多名滿載外賣的騎手穿行在公交車、小轎車中間。有的騎手把放不下的外賣直接掛在兩側(cè)的電動車手把上,影響車輛的平衡性,與公交車并駕齊驅(qū),著實令人捏一把汗。
○時間:11時30分○地點:臺灣街
此時是各家餐館最繁忙的時候,也是馬路上外賣電動車最多的時候。臺灣街上的機動車道、輔道都擠滿外賣電動車。記者發(fā)現(xiàn),10輛外賣電動車,至少有7輛存在沒戴頭盔、穿拖鞋、單手騎車、逆行等騎車不規(guī)范的安全隱患。
臺灣街與仙岳路的紅綠燈路口,多名外賣電動車騎手邊接電話邊過紅綠燈,混行在過馬路的行人中。
○時間:12時05分○地點:呂嶺路
呂嶺路靠近臺灣街路段,一輛外賣電動車從臺灣街左拐逆行駛向呂嶺路機動車道,騎手沒戴安全帽,一手撥打電話一手抓著車把快速行駛。幾米外,另一輛外賣電動車行駛在右轉(zhuǎn)車道上,同樣沒戴安全帽,三盒外賣直接掛在車把上迅速駛過。
同樣在呂嶺路,有外賣騎手甚至一邊抽煙一邊騎車,混行在機動車道。
【探因】
騎手三道“緊箍咒”:跑單量、準時度、好評率
不安全的騎車方式必然帶來嚴重的后果。電動車與小轎車、公交車刮擦的事故頻發(fā),有的騎手甚至因此喪命。為何騎手偏要鋌而走險?
“我要是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送到客戶家里,這單外賣的費用收不到不說,我還會被罰款。”昨日,一位外賣騎手告訴記者,餐點訂單量大,萬一遇到商家出餐慢或送餐途中遇到堵車情況,都會造成送餐超時的情況。超時不僅不賺錢,還可能賠錢。如果再遇上著急的客戶,給騎手的服務差評、投訴那就更得不償失了。“為了追求速度,就顧不上那么多規(guī)范了。”
昨日,記者嘗試用一款外賣APP叫餐,不到50分鐘,幾公里外的快餐按時送達。外賣員小劉一邊遞餐,一邊接電話與下一位顧客溝通送餐地點。“我們的規(guī)定就是接單后的規(guī)定時間之內(nèi)必須送到客戶手中,一旦晚點,客戶投訴到平臺上,這一單的錢就沒了。”小劉說,跑單量、準時度、好評率像他們的“緊箍咒”一樣,逼著騎手追求速度。
【說法】
不能因追求速度成為交通安全隱患
外賣小哥有苦衷,但追求速度不能成為交通安全隱患的借口。“有一次我的車準備右拐進小區(qū),突然一輛外賣電動車從左后方繞到后邊,噌地一下就從我車右邊竄過去了。但凡我晚踩一秒油門,這人就被我碾過去了。”市民葉先生心有余悸地說,每天下班時間,他都要時刻注意路上的電動車,一旦車旁有外賣電動車都要放慢車速。
“晚餐時間最害怕遇到外賣電動車,天色暗了,很多電動車都沒有車尾燈,又混行在機動車道上,稍不注意就可能出車禍。”市民黃先生說道。
不少公交車司機也頗有怨言。一名廈門公交車司機告訴記者,公交車較大,剎車轉(zhuǎn)彎都比較不靈活,經(jīng)常有外賣小哥就擠在車和路上隔離欄的小縫隙之間,這是很危險的。“外賣電動車的駕駛軌跡捉摸不透,七拐八拐,有時候從小巷子里突然竄出來,剎車都來不及。”司機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