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
自制100個米粑
送給一線工作者
100個米粑,香甜軟糯,將大家的心貼得更緊了……說起那誘人香甜的100個米粑,民警揭衍萍難掩感激之情,“甜在嘴上,更甜進了心頭。”
胡初華是育秀社區(qū)志愿者,也是這100個米粑的制作者,“不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刮風下雨,民警始終堅守在崗位一線,很辛苦,我就想為大家做點什么。”胡初華說,給大家做米粑是件特別平凡的小事,與民警、社區(qū)工作者等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對比起來,更顯得不足掛齒,“看到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心里也覺得舒坦了。”
“他們像長輩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不僅送來吃的喝的,還從家里搬出十來把桌椅給我們休息。真的好暖心!”在文職警員羅銘俊看來,育秀社區(qū)的志愿者們既貼心又讓人感動。“我們的志愿者都很棒,真的很感謝!”育秀社區(qū)工作人員吳哨兵說,廈門會晤期間,時間緊、任務重,各項工作都非常忙。除了日常工作外,社區(qū)志愿者還做了很多工作,讓這個大家庭每天都充滿歡樂,大家做起事來也更有干勁。
9月3日傍晚大雨中,為執(zhí)勤交警打傘的無名女子;地毯式排查找回失蹤女孩的林美環(huán)、許妙環(huán)和黃典;火眼金睛掐掉火患苗頭的王建中、孫寶祥、張作坪和祝雙錄……在筼筜街道工作人員吳利君看來,這段時間里,周邊涌現(xiàn)了非常多的感人故事。而一切井然有序、暖心體貼的背后,也離不開各級有關部門的精細化安排。
謀定而后動。29本《筼筜街道群防群治勤務工作資料》,壘起來有近60厘米高,筼筜街道14000多名志愿者歷歷在目。街道工作人員黃彥旎介紹說,這14000多名志愿者,每個人的點位都非常清晰,做哪些規(guī)定服務都一清二楚。為了做好這件事情,街道和轄區(qū)派出所以及其他部門,進行多次充分交流,在街道翔實資料的基礎上,逐步明確——名單準確到個人,位置精準到樓層和方位。她強調(diào)說:“雖然我們多花了不少時間,但是社區(qū)執(zhí)行起來就非常方便了,志愿者也一目了然。”振興社區(qū)工作人員周敏對此深表認可:“街道做得很細致,節(jié)約了我們至少30%的時間,讓我們能夠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
“感謝我們的志愿者團隊!”筼筜街道黨工委書記龔佶說,“志愿者當家做主、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快樂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染了大家,街道還將進一步延伸志愿服務的范疇,與我們自身的團隊進行更好的組合,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如何讓筼筜街道的“高素質(zhì)、高顏值”更加璀璨奪目,街道也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黨建工作是“高素質(zhì)”的引領和保障,是方向,嚴嚴實實做好黨建各項工作,以優(yōu)異成績喜迎十九大。“高顏值”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一眼就能看見的工作,如拆違、立面整治、綠化美化等,要繼續(xù)做好,讓硬件顏值更美;那些成效逐步顯現(xiàn)的工作,如民生保障,還有永遠奔跑在路上的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都是內(nèi)功,內(nèi)外兼修,一刻都不能松懈。
【貼心】
5歲男孩迷了路
90后志愿者幫尋家
“年輕、精力充沛,高顏值、能吃苦,一點都不嬌氣。”還沒見到許麗和薛梅,前埔西社區(qū)黨支部書記詹雪梅就忍不住“蹦出”各種贊美詞匯,來夸贊這兩名90后志愿者。
許麗18歲,薛梅20歲,兩人都就讀于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這個暑假,她們報名參與前埔西社區(qū)的平安志愿者。8月底到9月初,近半個月的時間,許麗和薛梅每天早上7點左右,準時到崗服務,分時段一天兩班,直到晚上10點才離開社區(qū)。由于學校沒有提供暑期住宿,兩人只能在外租房子或是寄宿在本地同學的家里,常常早出晚歸。盡管生活、出行不便利,她們還是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她們都能服從派出所、社區(qū)的統(tǒng)一調(diào)配,很熱情,責任心也強。”負責社區(qū)綜治工作的林旭鋒肯定道。
路面巡查、及時上報市容環(huán)境問題和消防隱患,是許麗和薛梅的主要工作。“平時我一天走個四五千步,這段時間基本上每天的微信運動步數(shù)都超過25000步,在朋友中排名數(shù)一數(shù)二。”許麗略帶靦腆地說。“不算累,相比那些為廈門會晤保駕護航數(shù)月的民警,還有在烈日下維持交通秩序的交警,我的巡邏工作就微不足道了。”薛梅說。
9月1日傍晚,許麗和薛梅照常在環(huán)島干道明麗山莊路段巡邏。她們發(fā)現(xiàn)一名5歲左右的小男孩獨自走在路上,天色漸晚,路上車來車往,非常危險。兩人詢問小男孩家住哪里,但小男孩不會說普通話,只會講老家方言,心里害怕,邊說邊哭,情緒上還有點抵觸。兩人趕忙報警,并將情況上報給社區(qū),同時安撫迷路的孩子。就讀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許麗,用上了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薛梅則從旁配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慢慢地兩人和孩子消除了隔閡,最終將孩子安全送回位于柯厝路的家中,得到了孩子家長的感謝。
9月5日晚10點,許麗和薛梅守好最后一班崗,才依依不舍地離開。許麗說:“我不僅能親眼見證廈門會晤,還能親身參與,這種經(jīng)歷太寶貴了。身體力行守護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環(huán)節(jié),我都覺得很幸運、很快樂。”在薛梅的眼中,這次的志愿服務工作,讓她收獲了友誼和成長,“友善的隊友讓我每天都過得很愉快,特別是看到廈門的美麗變化和更加燦爛的前景,心里由衷地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