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制作的假網(wǎng)站很逼真。通訊員 供圖
臺海網(wǎng)8月2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女子接到假民警電話欲匯款,幸好被及時趕到的真民警攔?。贿€有另外一名女子,民警到場制止時,她卻謊稱是其朋友來電……昨日,廈門市公安局深度剖析冒充查案類詐騙警情,并通報典型案例,提醒市民加強防范。
根據(jù)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統(tǒng)計,今年1月1日至7月27日,廈門共接報“冒充查案”詐騙案件311起,其中,5月份發(fā)案最高,達121起。警方分析受害人群后發(fā)現(xiàn),從性別上看:女性235人,占比75.6%,男性76人;從年齡上看:20-29歲占49.01%,30-39歲占24.5%,40歲以上占22.9%。
案例1:
女子正要轉(zhuǎn)賬幸好被攔住
林女士是灌口某店鋪的老板。7月28日13時,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長沙市公安局民警”,這位“民警”先要求林女士撥打114,直接查詢下其來電號碼所屬的“部門”。林女士撥打114后,得知這位“民警”來電的座機確實是“公安機關(guān)”。
隨后,“民警”表示林女士的身份證涉嫌洗錢犯罪,且已查明有8000元打進林女士賬戶,要求林女士到附近的酒店開房并配合調(diào)查。
就在林女士接到這位“民警”的電話時,反詐騙中心“火眼”系統(tǒng)檢測到林女士的電話異常,工作人員立即聯(lián)系林女士,但其電話一直無法接通,反詐騙中心立即聯(lián)系灌口派出所民警前往處理。灌口派出所指導(dǎo)員吳新宇接到指令后,迅速趕到林女士所在的酒店,及時阻止林女士進一步操作。
“騙子告訴林女士當(dāng)天下午4點半要開庭,如果林女士無法前往法庭,必須交5萬元保證金。”吳新宇說,“當(dāng)林女士表示其支付寶只有4萬元時,騙子要求林女士到螞蟻借唄借1萬元。當(dāng)我們趕到酒店時,林女士正好要給騙子轉(zhuǎn)賬,幸好被我們及時攔截。”
吳新宇發(fā)現(xiàn),騙子讓林女士打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檢察院”網(wǎng)站是偽造的,相似度很高,林女士在該假冒網(wǎng)站上看到自己的“通緝令”后,就對對方深信不疑,幸好被民警及時攔截。
民警也告訴林女士,騙子的來電號碼是通過改號軟件做了手腳,才顯示號碼為“公安機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