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
7月1日至7月31日,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共接報“冒充查案”類詐騙警情811起,成案171起,涉案金額627.4萬元,單起最大涉案金額108.3萬元。(8月9日《海峽導報》)
這樣的騙局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更不僅僅發(fā)生在廈門,全國各地都有。事情發(fā)生以后,經人指點,受騙的人才如夢方醒。有人甚至捶胸頓足,失聲驚呼:“憑什么?”因為在許多上當受騙者看來,自己真是“蠢到極點了”。有道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自己身上有沒有事,犯沒犯法,自己應該最清楚。憑什么讓人家一嚇唬,自己就乖乖地轉錢了?
問題恰恰就出在這里,這些騙局的借口都是涉嫌什么什么違法犯罪的問題了,要配合調查,把自己的款子轉入一個“安全賬號”,然后就能避免麻煩了。當事人轉款是為了避免麻煩,啥都聽對方的,結果麻煩卻越來越大。
這實際上是現在部分人有一種膽小怕事、委曲求全的心理。但不做虧心事,何必怕鬼敲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道不走走捷徑。這些都成了成就騙子們“事業(yè)”的社會因素。而要克服和杜絕這些因素也很簡單,那就是振作起來,相信自己,更相信法律。只要心底無私,什么樣的騙局都不可能得逞。而話又說回來,如果真有當事人涉案問題,那么躲也躲不掉,司法機關也會親自登門,絕不會因為你比較聽話,面也不見地過個賬就能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