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已在社區(qū)、園區(qū)、校園等地逐漸推廣開來。記者施辰靜攝
臺海網5月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垃圾不落地,廈門更美麗;垃圾分一分,環(huán)保更加分”,這樣的順口溜正在廈門的校園里傳播著。當前,在廈門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大背景下,廈門教育系統(tǒng)也對各中小幼、職校、高校進行全面部署,通過各種方式將垃圾分類知識滲透進校園中,在校園中大力推廣垃圾分類。
“到2017年底,實現全市師生對于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達到100%;力爭引領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學生普遍養(yǎng)成自覺習慣。”在近日舉行的廈門全市教育系統(tǒng)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部署會上,廈門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提出了三個漸進式的目標,強調教育系統(tǒng)要因“教”制宜地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深入開展。
目前,廈門全市教育系統(tǒng)已經部署45所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學校,其中市屬學校9所,區(qū)屬學校36所,涵蓋了高校、職校、中小幼,包含公辦和民辦校,實現各類學校的全覆蓋。知行合一,在廈門的校園內,師生們正充滿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地學習踐行垃圾分類,綠色環(huán)保的風氣正在養(yǎng)成。
讓垃圾分類意識生根發(fā)芽
走進廈門一中,抬頭即見的LED顯示屏中正播放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門口紅、黃、藍、綠四色一組的標準垃圾分類桶抓住人們的眼球,路過的學生們精準地將手中的作業(yè)紙投入標志著“可回收物”的桶中。學校宣傳欄中,貼滿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手抄報……
和廈門一中一樣,“垃圾分類”成了廈門許多學校最近的新“熱詞”。
“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號召,大力倡導低碳生活,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希望您立即行動起來,從每個家庭做起,把垃圾分類處理,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在此,我們向全市家長發(fā)出倡議……”不久前,許多學生將來自廈門市教育局的《致家長的一封信》帶回了家。
事實上,廈門市教育局在去年底就著手部署了垃圾分類工作,提出要系統(tǒng)抓建,穩(wěn)步推進的垃圾分類工作。上個月,廈門市教育局相繼召開了全市教育系統(tǒng)文明創(chuàng)建再提升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部署會、全市教育系統(tǒng)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培訓和試點學校垃圾分類工作協(xié)調會等,全面啟動了全市教育系統(tǒng)落實垃圾分類工作。
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實驗小學、廈門工商旅游學校等45所學校成為垃圾分類工作的試點學校,按照“率先啟動、規(guī)范機制、打造特色、總結推廣”的思路,“師生參與率100%,知曉率大中小學生達到100%,幼兒園達到95%以上”的標準,這些學校被要求盡快形成良好的經驗成果,之后廈門將向全市學校進行推廣。
據廈門市教育局宣教處調研員張宙介紹,經過前期的推廣和整改提高,5月下旬,廈門教育系統(tǒng)將召開試點工作現場會,對各校的垃圾分類推進工作開展檢查驗收。到今年年底,廈門市教育系統(tǒng)將召開總結大會,評選一批垃圾分類市級示范校園,以及“垃圾不落地踐行模范”“垃圾分類推廣大使”
等——通過系統(tǒng)推進,把垃圾分類意識真正滲透到校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