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笑,是一種服務。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矮矮的信訪辦窗口遭到整頓。拒絕門難進、臉難看,在廈門,越來越多的窗口單位加入文明窗口評選,微笑是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規(guī)范。
臺海網5月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錢玲玲 康澤輝 李方芳/文 吳曉平 常海軍 陸軍航/圖)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不僅應是一個人的基本禮儀,更應是為民辦事窗口、展現(xiàn)城市形象窗口等的禮儀。
喜迎廈門會晤,廈門人正以東道主的姿態(tài),微笑迎接八方賓朋。昨天,導報記者來到各行各業(yè)服務窗口,用相機捕捉笑容,了解微笑背后的小故事。
“漂洋過海”來微笑
蔣夢瑩 思明地稅辦稅服務廳窗口服務人員
在蔣夢瑩開始每天的第一個微笑前,她要經歷“長途跋涉”。從翔安澳頭老家出發(fā),轉兩趟公交車,到思明區(qū)新行政服務中心四樓。
“阿伯。”不少服務對象是阿伯阿婆,蔣夢瑩一口流利地道的閩南語,一下子拉近了距離,阿伯聽得順耳順心。
微笑的背后,蔣夢瑩的愛人是曾厝垵邊防派出所的干事,夫妻倆一周才能見上一次面,但她很理解,“我們夫妻倆站到服務的崗位,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笑辦7萬張結婚證
林雪娥 80后“紅娘”
昨日上午11時,湖里區(qū)婚姻登記處,林雪娥拿起兩個“紅本本”,微笑著遞給一對新人——吳先生和林小姐。
從2004年至今,她當了3.5萬次“紅娘”。很多新人記得她美麗燦爛的笑容,這是他們新的人生旅途見到的第一張笑臉。多年過去,錢小姐陪朋友去領證,見到她時很興奮:“當初是你給我辦的結婚證!”
領證的新人,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歡快,有的從容。很多人會給她講他們的故事,分享他們的喜悅。“我見證了數(shù)萬人的幸福,我覺得,我的工作也是在傳遞著幸福!”林雪娥笑呵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