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得高大上的“文郵瑰寶”實際價值僅買入價的1/10
本報主辦的海西投資理財博覽會上,“斗寶”已經(jīng)成了每年的“保留項目”。今年的活動同樣吸引了大量收藏愛好者。昨天下午,市民黃女士推著一車東西,來到民間斗寶暨藏品評鑒會臺前。一開始,記者以為她逛展會收獲頗豐,等她把東西卸下車并說明來意,鑒寶行家們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她的藏品,全部要拿來鑒定。
黃女士現(xiàn)場打開了一個印有“文郵瑰寶”字樣的密碼箱,記者看到,里邊除了一本精美的郵冊外,還有一副白手套、一個金色的放大鏡,“鑒定證書”、“律師見證書”等,看起來很正規(guī)且高大上。
“東西都是真的。”從事郵票行業(yè)近20年的行家柯石開翻開郵冊仔細(xì)看了一遍,然后問道:“花多少錢買的?”
當(dāng)黃女士說“花了幾萬元”時,柯石開就只剩搖頭苦笑了。
“這種東西,用我們行內(nèi)人的話說,就是‘賣包裝’的。”柯石開說,里邊的郵票都是真的,問題是沒有一套是成套的,全部加起來,市場價不過小幾千元,也就是說,可能僅為買入價的1/10。
“就拿里邊的J8《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這套郵票來說吧,全套郵票一共16枚,可出現(xiàn)在這本‘文郵瑰寶’中的只有9枚,最貴的那幾枚全都沒有。”柯石開說,無一例外,這本冊子里每套郵票中最貴的那一兩枚或幾枚“筋票”全都被抽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