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4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呂寒偉 通訊員 林馮)為一部車子處理違章記錄,三個人“前赴后繼”買分賣分。10月8日,三人全被逮。
接連查出處理違章貓膩
10月8日上午11時許,思明交警大隊違法處理窗口,駕駛員李某凱遞上行駛證、駕駛證,要處理閩DLP61×小車的交通違法,扣6分。
工作人員眼尖,李某凱遞交的行駛證和正規(guī)行駛證字體不同。經(jīng)查詢,李某的行駛證證芯編號,和系統(tǒng)核查的行駛證編號不一致,此前,真行駛證也沒有補辦過。
鐵證如山,李某凱承認,行駛證是中介提供,他不知道真假。因使用偽造的機動車行駛證涉嫌“賣分”,他被移交曾厝垵邊防所。
下午,第二個“主人公”浮出水面。窗口工作人員翻查系統(tǒng),14:47,閩DLP61×小車被一個名叫林某綿的人,在其它窗口處理過,合計扣8分。
林某綿提供的行駛證,和上午李某凱被扣的行駛證芯號一致,但地址不同。又是一本假證!民警給林某綿打電話,告訴他處理的違法行為存在問題,讓他到大隊處理。隨后,將林某綿移送曾厝垵邊防所。
第三名男子又被拿下了
閩DLP61×小車還有數(shù)條違法未處理,民警判斷,肯定還會有人來窗口處理,通知各窗口留意。果然,下午4時34分,第三個“主人公”來了,黃某秒到窗口處理閩DLP61×汽車的記6分違法記錄,他提供的行駛證證芯編號,還是和系統(tǒng)記錄不一致。黃某秒被當(dāng)場拿下,也被移送曾厝垵邊防所處理。
3號人物黃某秒的“故事”不只這一點。下午4:51,民警發(fā)現(xiàn)駕駛員馮某山也使用假證,馮某山交代,假證是由黃某秒提供的。最終,馮某山、黃某秒供認,車子不是他們駕駛,而是通過中介,以每一分150元至18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駕駛證分數(shù)。
10月8日、9日和12日,思明交警共揪出6人,他們都是使用偽造的行駛證涉嫌“買分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