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安隧道中隊民警合力修復交通標志。
【鏡頭4】
管制柵欄被吹開 風雨中反復加固
因為不少市民聽信網(wǎng)絡上“封橋”謠言,加上中秋小長假,市民著急返鄉(xiāng),從9月14日11時許開始,海滄大橋就出現(xiàn)了車流高峰。市交警支隊橋隧大隊海滄大橋中隊民警全警上路,疏導交通、快速處理事故。同時來回巡查,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直到下午2時許,民警們才輪流離崗吃午飯。
9月15日凌晨1時許,臺風“莫蘭蒂”風勢漸長,海滄大橋中隊民警接到“封橋”指令,立即按前期部署,兵分兩路,一路上橋排查滯留車輛和人員,一路前往進出島匝道,關閉“道路封閉柵欄”,引導車輛駛離。為了防止車輛闖關,民警們直接駐守在各個匝道“道路封閉柵欄”旁,雖有警車遮蔽,但狂風暴雨之猛烈,好似隨時都能將警車掀翻。
當日凌晨3時許,風力和雨勢達到峰值,主橋上的“道路封閉柵欄”封鎖鐵鏈被吹斷,柵欄在風中搖曳,正在一旁值守的海滄大橋中隊隊長吳志龍和文職民警蔡精明、輔警邱佳斌立即下車,在狂風暴雨中,費力地將柵欄重新合攏,用鐵鏈加固。直到清晨6時許,這塊“道路封閉制柵欄”被吹開了無數(shù)次,守候在一旁的民警誰也沒有撤離,而是在第一時間上前關閉、加固。“我們早已做好打算,如果柵欄被吹走,我們就用警車擋路,再不行就用‘人肉盾牌’擋路。無論如何,不能讓市民們誤闖了大橋,這是我們‘守橋人’的職責。”海滄大橋中隊隊長吳志龍說道。
【鏡頭5】
連續(xù)工作33小時 被“趕”下崗位
9月14日上午11時,市交警支隊橋隧大隊快速路中隊文職警察吳永康接到中隊長蘇海林的電話,要求歸隊待命,抗擊臺風“莫蘭蒂”。吳永康回答得很干脆:“立即歸隊。”殊不知因為“投洽會”一級響應,他已連續(xù)奮戰(zhàn)了10天。
作為輔警隊長,吳永康回到隊里后立即召集輔警開展防抗臺風勤務部署會,為抗臺做好準備。當天下午15時,轄區(qū)內(nèi)學校、企業(yè)紛紛提早下課、下班,大量車流在短時間內(nèi)涌入成功大道、仙岳高架。輔警們有條不紊地奔赴各樞紐崗點,協(xié)助民警一邊疏導、控制車流,一邊處理事故、排除警情。直到晚上近9時,晚高峰平穩(wěn)度過后,吳永康才返回執(zhí)勤點,簡單啃了點面包補充體力,又馬上組織輔警上路巡邏,排除可能加重災情的交通安全隱患。
9月15日凌晨2時,仙岳高架順利封閉,但吳永康和同事們并沒有閑下來,而是在風雨中不間斷巡邏,確保沒有闖關的車輛和人員,直到凌晨4時才回到隊里。早上6時30分,天漸漸亮了,大風仍未“示弱”,道路上滿目瘡痍。吳永康和同事們又回到路上,樹木傾倒,等不來拖車,人力抬走;廣告牌倒塌,后備箱中早已備好螺絲刀、扳手,拆除后移開;路面積水,用手“摸”到下水道排水口,徒手清理堵塞物。僅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快速路中隊民警就為全路段清理出至少一個通暢的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