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這樣幫助我們
網(wǎng)上一位熱心人發(fā)布了題為《為了臺風中受損的60萬株廈門樹 居民救樹指南》的漫畫。
在這幅漫畫里,搶救我們的步驟分為七步:澆水保持植物根部泥土濕潤;修剪斷枝留下四分之一;修剪過長的樹根;挖坑扶正,坑要比樹木根部大五分之一;扶正后固定樹木;踩緊泥土澆透水;定期檢查澆水。
市綠化管理中心的專家說,因為大家根部受損,枝葉仍在消耗養(yǎng)分、水分,要救我們,得先把枝葉去掉;漫畫大體上的步驟都正確,第二步其實是救活樹木的首要步驟。修剪斷枝要按實際情況進行,能繼續(xù)作為行道樹的,應可保持樹高3米以上,保留三級以上分枝,形成骨架樹形,修剪殘枝,裁切裂桿,疏剪枝葉。
修剪樹根過后,若有條件,可以先在我們的樹根上撒上防止細菌生長的藥物,再噴上生根劑。這樣,我們在后期生長時,就能更快地復原。
接下來就是扶植栽培了。專家介紹,大家應在我們倒伏的反方向挖穴,之后人力或使用機械拉吊起我們并扶正。后用杉木桿頂桿,設立護架,加固處理。最后培土夯實,灌足定根水。固定工作很重要,一般可采取三角固定,支架至少要放上半年;隨后的愈合期,適當澆水———天氣炎熱時兩三天給我們澆透一次水,天氣涼爽時則一周喂我們喝一次水。
揮別不幸離開的同伴
若是我的兄弟姐妹們樹形還在,就能原地回植。而那些不幸“離世”的伙伴們何去何從?
樹形不符合行道樹規(guī)格要求的喬木,將會被送往專門的苗圃養(yǎng)護,或許要過很多年才會生長出繁盛的枝葉。無法存活的喬木,將和殘枝敗葉一起,先運往島內(nèi)的三處綠化垃圾堆場,之后再進行粉碎,一部分漚制成肥料;較大型的樹干則考慮交由相關(guān)企業(yè),制作成建筑材料。
市民收集來的綠化垃圾,不要隨意丟棄,也可以聯(lián)系送往以下三處堆場存放,讓它們有機會能回歸大地。
第一堆場:云頂堆場,云頂隧道出口前往環(huán)島路方向500米右側(cè)。
第二堆場:高林堆場,環(huán)島東路五通邊防派出所旁邊。
第三堆場:機場北堆場,機場北邊地塊靠近集美大橋附近。
臺風中受傷的樹木
2016年9月18日
本版文字:晨報記者 陳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