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快遞包裹直接堆地上,存在被污染風(fēng)險。

拆快遞后最好馬上洗手。
臺海網(wǎng)8月30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對于“剁手黨”來說,拆快遞是人生一大樂事。殊不知,您拆的可能是“毒包裹”。記者了解到,有的市民被快遞袋的味道熏得掉眼淚,有的因為“口撕快遞”嘴角潰爛,還有的拆完快遞后手上起了片片紅斑……
據(jù)了解,由于電商、物流企業(yè)等各環(huán)節(jié)層層壓縮成本,不少快遞外包裝塑料袋用“回料”制作,可能殘留大量有害物質(zhì),引起過敏等危害,而這一領(lǐng)域在監(jiān)管上仍是空白。
案例一
拆完10件包裹手臂奇癢無比
市民陳女士平時熱衷網(wǎng)購。上周末,她網(wǎng)購的衣服等物品集中到了,一下子取了10件包裹。陳女士費了一番力氣才將它們拆開。
“有些商家包東西時‘里三層外三層’。”陳女士說,特別是她買的一副太陽鏡,拆開灰黑色的塑料包裝袋后,里面還有三層捆著黃色膠帶的氣泡袋,逐層拆開氣泡袋后,里邊還有層報紙,直到報紙拆開后才看到了眼鏡盒。
然而,拆完這么多包裹后,陳女士感覺手臂奇癢無比,上面還有一片片紅斑且越撓越癢,擦藥后才有所緩解。她還表示,有些灰黑色塑料袋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不僅聞著惡心還熏得人想流淚,懷疑是甲醛超標(biā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