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8月30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野生黃花魚這么貴,對于我們這些還在仰望高房價的人來說,真是可望不可及。
幸好,大多數(shù)魚還是吃得起的。眼下進入“處暑”節(jié)氣,古語有云,“朔風(fēng)起,秋魚肥”,魚兒越來越肥美了,到了一個上市高峰期。那么,這個季節(jié),吃什么魚好呢?又該如何區(qū)別野生和養(yǎng)殖呢?來聽聽漁市“老司機”的說法吧。
大眾魚稱霸 貨多還實惠
開漁后,市場上的各種海鮮逐漸豐富起來。昨天,導(dǎo)報記者走訪了八市,野生網(wǎng)捕的本港魚類主要有梭子魚、赤棕魚、赤筆魚、金線魚、白鯧、海鱸魚、剝皮魚和肉魚等,另外還有雞角魚、小西公、龍頭魚等小雜魚。
價格方面,梭子魚11-12元/公斤,赤棕魚小的70元/公斤、大的90元/公斤,赤筆魚70元/公斤,金線魚70元/公斤,白鯧小的50元/公斤、大的80元/公斤,虎鰻136元/公斤,肉魚16-20元/公斤。
開禾市場萬利水產(chǎn)的老板介紹,開漁后本港海鮮不僅品種增多,價格也降了不少。狗鯊前陣子售價260元/公斤,昨天才230元/公斤。
另外,養(yǎng)殖類的魚,廈門市民購買量比較大的是多寶魚、包公魚、皇帝魚、金鯧魚和三刀魚等,每公斤都在60元以內(nèi)。昨天,在八市的售價,多寶魚40元/公斤,金鯧魚50元/公斤,皇帝魚56元/公斤,包公魚、三刀魚58元/公斤。還有,養(yǎng)殖的斑魚也很受歡迎。昨天,青斑58元/公斤,小龍膽65元/公斤,大龍膽120元/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