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聲音】
多數人以為有泳圈就安全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不少市民和游客分不清楚游泳圈和救生圈的區(qū)別,以為只要戴上游泳圈就沒有問題了。
“家里沒有救生圈,就帶了個充氣的泳圈過來了。”家長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家住在島內,帶著孩子來海邊玩水。
郝先生是外地來廈門的游客,孩子沒見過海,這次他特地帶孩子到海里游泳。他認為,孩子戴著游泳圈,充氣的浮力也大,應該沒多大的問題,更何況他都在附近看著。與郝先生持同樣觀點的家長,在記者走訪中并不在少數。不過,記者跟隨救生員在海邊巡邏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除了一些大人有跟孩子一起下海游泳外,不少家長只是站在岸邊看著。
【專家提醒】
充氣游泳圈的本質是玩具
為什么下海游泳不能用充氣游泳圈?
何輝說,充氣游泳圈內圈太大,在大浪打來時,泳圈容易被掀翻,導致孩子落水。他表示,從本質來講,充氣游泳圈更像是一種玩具,更適合在游泳池的淺水區(qū)域使用。而在開放水域的海濱浴場,水域環(huán)境比游泳池要復雜不少,不適合用充氣游泳圈。
為何充氣式游泳圈不適合在海域使用?何輝解釋說,海邊氣溫高,充氣游泳圈容易熱脹冷縮,存在漏氣隱患;海上漂浮著樹枝等垃圾及海上暗礁,也很容易劃破充氣泳圈表面,引發(fā)溺水。另外,一些游泳圈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很難保證安全。
而對于市面上受冷遇的泡沫救生圈,何輝表示,這類救生圈能承受近100kg的重量,在海里遇到異物或者暗礁不容易被損壞,也不會像充氣游泳圈一樣漏氣,安全性較高。即便海里游泳時遇險,只要緊緊抓住救生圈,可以保證不會下沉,為救援爭取時間。
另外,被稱作“跟屁蟲”的救生浮球及魚雷浮標,也是下海游泳保障安全的利器。
那為什么游客不愛用救生圈反而愛用游泳圈呢?
除了價格因素以外,泳具租賃點的老板還談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是要充氣的那種。因為泡沫救生圈的尺寸有點尷尬,大人用太小,小孩用太大,所以也不難解釋為何無人問津。而那些充氣式的游泳圈,則因為樣式好看、顏色鮮艷,備受游客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