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1點40分許,同樣是在白城海邊,9歲男孩小羅正在游泳。因為身體較瘦,小羅整個人突然從泳圈里滑脫,落入水中。“救他的時候,他只剩一只手漂在水面上。”救生員說,所幸小羅所處的位置距離海邊僅10來米遠,如果距離遠一些,可能就很危險了。
明明戴著游泳圈,孩子為什么會突然落水?原來,事發(fā)時海面上風(fēng)浪比較大,加上附近有大船駛過,一陣浪打來,孩子的游泳圈立馬就翻掉,人也掉入水里。
據(jù)了解,因為充氣游泳圈造成的危險連續(xù)發(fā)生,白城救生站的救生員們頂著高溫加大了巡邏力度,甚至采取駐點巡邏的方式,避免意外的發(fā)生。
【記者調(diào)查】
充氣游泳圈受捧 泡沫救生圈遇冷
這兩起溺水事故中,兩人都戴著充氣式游泳圈。對此,思明區(qū)海浪救生隊隊長何輝說,兩起溺水事件都和這種充氣游泳圈有關(guān)系。“充氣游泳圈在海上不堪一擊,一個浪打來就會翻。”然而,記者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浴場還是在泳具店,充氣式游泳圈都很受歡迎,泡沫救生圈卻無人問津。
[游客]
幾乎都用充氣游泳圈
昨日下午4點,正是白城浴場游客最多的時候。此時已經(jīng)退潮,救生站的廣播不停地播放禁止下海游泳的廣播,但是海里還是有不少人在游泳。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游泳的以孩子為主。記者跟隨救生員在白城沙灘進行巡查期間,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人使用的都是充氣式游泳圈,僅有兩人使用救生浮球。
在救生椅前方約10米外的海面上,一名看起來12歲上下的男孩,正戴著游泳圈奮力地游著。記者注意到,這名男孩的身材并不壯,身體僅占據(jù)游泳圈的1/3大小。“這樣的情況,如果有浪打過來,很容易翻掉。”救生員隨即對這名男孩進行了勸阻。
在一堆漂來的木頭旁,有人正戴著充氣式游泳圈游泳。救生員大聲呼喊,提醒其遠離木頭,因為木頭很容易劃破游泳圈,導(dǎo)致溺水。
在白城浴場的安全區(qū)域外,還有3名成年人共用兩個充氣式游泳圈。救生員表示,這樣的行為很危險,只要有一個游泳圈漏氣,三人都可能遇險。
[泳具店]
泡沫救生圈無人問津
昨日,在江頭批發(fā)市場附近的一家泳具店,出售著兩種不同尺寸的充氣游泳圈,價格分別為30元、40元。而泡沫救生圈則要賣到45元左右。面對記者,老板推薦了充氣游泳圈。他表示,充氣游泳圈采用牛筋的和雙層出風(fēng)口,浮力比較大,在海上游泳也比較安全;而泡沫救生圈外層塑料容易壞掉,耐久性差,如果里層泡沫斷裂也容易發(fā)生危險。
隨后記者走訪的4家泳具店里,只有一家店的老板推薦了泡沫救生圈。該老板建議,泡沫救生圈不怕被刮,充氣的則容易破掉。而推薦充氣游泳圈的3家泳具店老板稱,充氣式的游泳圈方便收納,相比泡沫救生圈浮力也會更大。
走訪中,幾位店家都表示,充氣游泳圈賣得比較好,買泡沫救生圈的顧客并不多。一位店家甚至表示,泡沫救生圈不好賣,之前的賣完就不再進貨。
在白城沙灘的附近的一處泳具出租點,記者看到,擺放在沙灘上的幾乎清一色的充氣式游泳圈,翻找一番后,才找到了一個泡沫材質(zhì)的救生圈。老板告訴記者,這個泡沫材質(zhì)的救生圈自己進貨過來快2年了,但是只有一位女游客指定要泡沫材質(zhì)的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