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8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夏季高溫潮濕,正是許多毒蟲活動最為猖獗的時候,這些蟲子體形小,卻毒性“殘暴”!每年這個時候被毒蟲叮咬的新聞不絕于耳,令人細思恐極。導報記者昨天從廈門市疾控中心獲悉,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蚊蟲密度較高的時候,各類有毒的昆蟲出沒,市民在郊外要做好預防措施,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xiàn)不舒服時需及時就醫(yī)。
螞蟻兇猛 咬一口腳趾腫三倍
“我現(xiàn)在看見螞蟻就直冒汗,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起前幾天的經(jīng)歷,小于至今心有余悸。小于今年就讀大三,放暑假回到家中也幫家人下地干干活。當日他在田里拔除雜草時,左腳趾突然感覺一陣刺痛,他抬腳一看,三兩只紅色螞蟻正緊緊咬附著,沒過多久,被咬處便開始紅腫,奇癢難忍。
小于用肥皂水清洗了一番后,不適感稍微減弱了點,這才稍微放下了心。但是過了兩小時,左腳開始疼痛起皰,幾個腳趾頭腫大了三倍,不得已趕往社區(qū)診所就診。
當班的醫(yī)生說,從近期就診記錄來看,因被紅螞蟻叮咬送醫(yī)搶救的事例并不鮮見,紅螞蟻個雖小,防治仍需重視。在野外勞作有條件的要戴上手套,盡可能避免裸露皮膚。一旦不慎被叮咬,要及時用肥皂水清洗傷口,消炎殺菌,如紅疹久消不散,且有蔓延趨勢,就要立即就近醫(yī)治。



